分类: 评论 |
就我对小说的阅读经验而言,我认为他说的并不是真理,只是局部技法,只对极少的小说有效。我反而觉得他的论断用来描述电影的开头更为恰当。喜剧的是,在同一篇文章里,博尔赫斯相当正式地抱怨人们不该把这篇小说和电影联系起来。
电影的开头应该具有这样一个明确的目的:“让观众离开他的日常生活,坚决让他置身于一个想象的世界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电影的开头采用的是“利用交通工具进入画面”,这显然是一个最有效、也最容易“让观众进入并置身于想象世界”的惯例。这些俗套并不妨碍电影的好坏,因为电影就是俗套的,不俗套的电影是罕见的。
我印象中最出色地使用交通工具进入画面的电影开头,是伊朗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一辆吉普在泥泞的山路上前进,持续时间很长,这样可以保证观众离开自己的日常状态,进入电影状态。
那部有名的西部片《正午》是骑马进入一个小镇。
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的开头,则是一辆小轿车在雾中开进一座小镇。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白日美人》是以乡村路上的一辆马车开头的。
不久前那部《三峡好人》是乘坐轮船和摩托进入的。
我没看过电影《断背山》,但我看过剧本,它的开头是一辆运牲畜的卡车。
在那些没有公路只有原始的小径的地方,交通工具派不上用场,就只有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入了,也就是步行,就像《通天塔》那个开头,一个人在荒凉的大山中走,脚步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