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万新
张万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57
  • 关注人气:2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白玛的诗集《信使在途中》

(2007-09-30 14:54:05)
分类: 评论
1。最近几年,我厌倦了读那些诗歌选本,也厌倦了读那些民刊(官刊已有十五年不读了)。总觉得那些选本和民刊,选择标准都过于狭隘,是怀有偏见的选择。而一些真正的好诗,几乎都具有超越偏见的本性,选编者的口味未必适合做出恰当的决定。我固执地认为,诗歌选本经常性地遮蔽了诗人,即使是这个时代里表现最好的几个诗人,在选本中给人的感觉也只是写过几首诗而已。
2。因此,我偏爱读诗人的个人诗集。读个人诗集能够大致了解诗人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可以完全脱离时代背景,以仅仅是面对诗歌本身的纯正趣味来了解一个单独的诗人的写作。这样的阅读更为自由、闲适和舒服。
3。然而,诗集的出版环境并不理想,出版物里很难找到个人诗集的踪影,值得一读的就更少了。最近一段时期,只有白玛的这本《信使在途中》,让我读得十分愉快。
4。白玛的这些诗歌没有标明写作时间,我们不知道这些诗写于何时,我们在读这些诗歌时,也就不需要纠缠诗歌史的问题,不需要知道这些诗在被写出来的那些时间段里具有多少标签价值。我们时代里的众多诗人不光是忙于抢占山头,他们还忙于抢占时间段,很多人误以为诗歌是靠发言的先后次序决定成败的,他们故意不知道一首不好的诗作就算提前五十年写出来也不会变成好诗。白玛显然没有这样的恶习,这很好。
5。白玛在少数诗篇中,十分恰当地写出了岁月感觉。在这些诗篇中,岁月既是有效的我们不能阻挡的行为,同时也是命运的基本形式。比如说《姨妈来信》、《流浪,流浪》等等。这些诗篇使白玛明显有别于其他多数的女诗人,表明她相信成熟,没有过多地停留在青春期书写中,并且毫无抱怨地认领了自己的命运,站在自己这一边,写出属于自己的诗篇。
6。当然,白玛这些诗篇中最迷人的是那些以流浪为背景的作品。流浪不是一个新的主题,它在诗歌中,如同某种遗传基因,在每个诗人的身体里都有机会转化成某种精神模式。它非常容易打动人。这些四处游走的句子,总是反复出现在白玛的诗篇里,有点像一些骨架,支撑着白玛写诗的勇气。
7。我承认,我容易被那些书写流浪的诗句吸引。一个诗人,未必真的要四处游走,但她必须有极其自由的心智。自由是诗歌也是诗人的宿命,缺少了对自由的渴望,我不知道诗人是否还能写诗,因为那正是诗歌的乐趣所在。白玛这些汇编成册的诗歌,以她自己独特的气息,书写了一部个人的自由史。
8。白玛笔下的流浪有她自己的特点,既是叙事的,也是抒情的。她总是心存浪漫,她显然不愿独步天涯,在她的途中有很多人物,多数是欢乐的。有些人物面目清晰,是她乐意结交的朋友。有些人物面目模糊,这样的人有福了,他们享有她的秘密的爱;这样的人也许是某位诗歌前辈所说的内心人物,但这位诗歌前辈似乎认为给内心人物命名是诗歌的重要任务,白玛显然没打算给这样的人命名,她只是记下了自己的情感。
9。白玛最出色的那些诗篇,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她写出了力量,而且力量在整首诗中的分布非常均匀,没有突兀之处,很棒的整体感觉。这种力量控制是由出色的节奏感来实现的。这么多年来,我读过太多的诗篇了,我坚决认为节奏感和力量控制是诗人的天赋所在,缺少了这种基本天赋,不可能写好诗歌。
10。在写这些札记之前,我打定主意做个试验,看我能不能在不引用白玛的一句诗的情况下自由地谈谈诗歌。回头看看以上所写的,我发觉我没做到设定的要求,怎么看都是在自言自语,赶快停住吧。看来诗歌本身的价值不能通过他人的旁白体现出来。非常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泛舟酉水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