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者应唱准歌词

(2013-12-02 10:09:40)
标签:

杂谈

教育

分类: 文化札记
歌者应唱准歌词——《梅花引》歌词异文小议      陈来
 
    有一首歌,名叫“梅花引”,韩静霆词徐沛东曲。

    我在网上找到的第一条歌词是: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回眸一婉 天地芳菲都消尽
红颜寂寞 空守天地一片白

谁是我知音 谁解我情怀
谁是我知音 谁解我情怀

疏影横斜 一树梅花一断魂

一片冰心等君来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冰封一笑 化做春泥飘零去
孤芳无痕 唯留清香透天外

 

谁听我吟唱 谁为我徘徊
谁听我吟唱 谁为我徘徊

拨开风雪 赠君东风第一枝

万朵霞衣任君裁

 

然而奇怪的是,网上更多的歌词,“唯留清香透天外”是作“难留清香透天外”,而且所有的歌唱者,从张也、宋祖英、吴碧霞、谭晶到廖昌永,无一例外地唱的是“难留”。

我们知道宋代以来咏梅的作品都是歌咏梅花高洁和孤芳自傲的品格,在这方面,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是典范之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引歌词“冰封一笑 化做春泥飘零去;孤芳无痕 唯留清香透天外”,应该是按照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思发挥的:“化做春泥飘零去”明显是从“零落成泥碾作尘”化出来的;而“唯留清香”就是“只有香如故”的意思,作者把陆游的“只有”,化为“唯留”,完全是对应的。作者还做了发挥,不仅香如故,而且香气透向天外,比陆游对梅花的香气的赞美更高了一层。可见,按陆游词所影响的咏梅写作传统来说,“唯留清香”是自然、顺畅的。如果是“难留清香”,就和“只有香如故”完全不能对应了,意思也就反了。陆游说花形花瓣可以凋落成泥,但留得芳香永久不变。如果是“难留”,那么芳香也没有了,这有什么梅花的境界呢?也谈不到任何保持清香的人生品格了。

如果是“难留清香透天外”,就没有了梅花的孤傲,而变成了怀春的叹息,这就不是我们一般赞美的梅花的性格了。而且,既然清香难留了,还说什么透不透天外,那就完全是多余的了。

为此,我也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中国文学史专家交流过,她们的感觉和我一样,也觉得“难留”很难讲得通。

 

因此,我相信词作者本来是作“唯留清香”的(有的词作“惟留”也是一样),但可能是歌词抄写时未注意,唯与难,字形相近而误,导致歌手唱的是“难留清香”。而以讹传讹,词作者无可奈何,只好“将错就错”而予以默认了。

但是,从对词作者和歌手的文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来说,这样唱是不对的,词作者应予以指出并要求改正,这样才能维护歌词的文化素质,和词作家、歌手的声誉。如果是后现代的流行歌词,可以把互无关联的句子排列一起,用不着较真。但我相信这一首《梅花引》的本义是追求古典美学的境界的,作曲的昆曲元素也是为了配合这一点。

     有的歌者有意改变歌词来唱,这样的情形很多,一般都是狗尾续貂,一改就出错,不少著名歌者都是如此。而这首歌这么多名歌手都唱得不对,倒是很特殊的。当然,歌手的文化素质,在看过历次青歌赛的文化素质考核之后,大家都已知道,是不容乐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