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应唱准歌词
(2013-12-02 10:09:40)
标签:
杂谈教育 |
分类: 文化札记 |
歌者应唱准歌词——《梅花引》歌词异文小议 陈来
有一首歌,名叫“梅花引”,韩静霆词,徐沛东曲。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回眸一婉
天地芳菲都消尽
红颜寂寞
空守天地一片白
谁是我知音
谁解我情怀
谁是我知音 谁解我情怀
疏影横斜
一树梅花一断魂
一片冰心等君来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冰封一笑 化做春泥飘零去
孤芳无痕
唯留清香透天外
谁听我吟唱 谁为我徘徊
谁听我吟唱 谁为我徘徊
拨开风雪
赠君东风第一枝
万朵霞衣任君裁
然而奇怪的是,网上更多的歌词,“唯留清香透天外”是作“难留清香透天外”,而且所有的歌唱者,从张也、宋祖英、吴碧霞、谭晶到廖昌永,无一例外地唱的是“难留”。
我们知道宋代以来咏梅的作品都是歌咏梅花高洁和孤芳自傲的品格,在这方面,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是典范之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如果是“难留清香透天外”,就没有了梅花的孤傲,而变成了怀春的叹息,这就不是我们一般赞美的梅花的性格了。而且,既然清香难留了,还说什么透不透天外,那就完全是多余的了。
为此,我也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中国文学史专家交流过,她们的感觉和我一样,也觉得“难留”很难讲得通。
因此,我相信词作者本来是作“唯留清香”的(有的词作“惟留”也是一样),但可能是歌词抄写时未注意,唯与难,字形相近而误,导致歌手唱的是“难留清香”。而以讹传讹,词作者无可奈何,只好“将错就错”而予以默认了。
但是,从对词作者和歌手的文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来说,这样唱是不对的,词作者应予以指出并要求改正,这样才能维护歌词的文化素质,和词作家、歌手的声誉。如果是后现代的流行歌词,可以把互无关联的句子排列一起,用不着较真。但我相信这一首《梅花引》的本义是追求古典美学的境界的,作曲的昆曲元素也是为了配合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