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闽南文化

(2013-11-03 18:00:21)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文化札记

关于闽南文化

 

一、朱子与朱子学的思想文化在闽南地区有深入而持久的影响,这是一个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可知,朱子学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来思考闽南文化的定义,应为:“闽南文化是在闽南地区曾流行并有影响的文化成分或形式”。也就是说,闽南文化不都是指在闽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文化而已。

因此,也就是说,闽南文化并不是专指一种人类学所谓的地方性知识;人类学所说的地方性知识是指一方人们独享的、完全自主生产的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区域表现,是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结合,是由两种文化共同组成的,而非仅仅指民俗文化,当然两种文化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二、从这个角度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是有缺陷的,“非物质文化”应当包括思想文化,包括精神的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只关注实体形式的文化,也要关注非实体形式的文化;不能只关注文化的文艺形式,也要关注文化的精神内涵。而对待思想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产的态度,不是去“保护”,而是要“发扬”。

三、关于闽南文化中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结合互动,在当代有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中国社会中,儒学及其价值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这可以为我们今天社会主流价值与话语的大众化、通俗化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同时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闽南地区特有的特色。如儒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在闽南地区历史上是如何以特色形态实现的,在闽南的历史上朱子家礼对民俗是如何渗入而产生影响的,这些都是有意义的课题。朱子自己曾在临漳做官讲学,以书院兴学,也致力地方教化,此类现象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是普遍的、常见的,而在闽南地区有何特色发展,则是我们要关注研究的。

四、就中国文化而言,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同时表达为各个地方的不同特色发展,而地区性是在中国文化统一性之下的地方差别,没有跳出儒学普遍性之外的地域儒学,也不可能有离开了全国总体文化思潮涵盖的地方儒学。地方儒学和地方文化是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我们在研究地方文化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中国文化的这一重要特点。


(2013年619日参加在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这是我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学术自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