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文观止》中的乐趣——父母之爱子......

(2025-05-27 22:12:25)
标签:

2025

古文观止

触龙说赵太后

杂谈

分类: 说学逗唱
我记得,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学过《触龙说赵太后》的,但具体内容是什么,老早就忘光了。所以,那天读到这篇的时候,着实认真研读了一番。发现,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原来出自本篇,那就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

话说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妻子赵威后,也就是本文中的赵太后执政。谁知她刚刚执政,秦国就猛攻赵国。赵欲向齐国求援,齐国表示,出兵可以,但你得把你小儿子送过来做质子才行。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那可是老太太的心头肉,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舍得送出去做质子。所以,不论朝堂还是私下,谁说这事儿,她跟谁急,并放言:有再说要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吐他一脸唾沫星子‘。

众卿家急得没法儿没法儿的时候,老臣左师触龙求见赵太后。姜是老的辣,他见到浑身上下张着刺准备迎战的赵太后,并没有像其他臣子一样直言进谏,而是神情焦急但步履缓慢地走到太后身前,示弱道:臣也老了,腿脚不便,但也惦念太后,希望看看太后是否贵体安康。左师的示弱让已经准备重拳出击的赵太后好像一家伙撞到一团棉花,于是也不得不跟左师有来有回地聊起了饮食起居,生活日常。气氛慢慢融洽之后,左师慢慢进入正题,说自己的小儿子,年方十五,不成材,我日益老迈,很忧心他的未来,希望帮他走个关系,让他当个宫中侍卫,待自己死后,还有太后能关照他一二。这可就正好说到赵太后的心坎儿上了。谁还没有一个心头肉的小儿子呢!有了这个同理心,赵太后终于收起满身的刺,开始跟左师聊起她最爱的长安君。左师这时候则表示,其实赵太后疼爱她嫁去燕国为后的女儿更甚于长安君。赵太后完全不同意,问为什么?

敲重点:左师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打太后的女儿嫁去燕国之后,每年敬神祭祖的时候,都要祈祷燕后没有回归赵国的一天,为什么?因为太后爱女儿,女儿不回娘家,说明燕国稳定,她生活顺遂,因此哪怕一辈子母女不能相见,她也希望女儿永远没有回娘家的时候。可见太后对女儿爱之深而计之远!又说,赵国初建时的王孙贵胄,三代之后几乎都后继无人了,为什么?因为这些人的后代地位高贵,钱财丰厚但又没有什么功勋,这样的人在朝堂慢慢就没有了立锥之地。如今,长安君因为您的宠爱,封地肥沃,金银满屋。如果他一直这样无所事事,待得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可怎么办呀?太后对长安君爱是爱了,但未曾为之计啊!这话一说完,赵太后立刻就想通了,赶紧收拾金银细软,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了。

这事儿传开以后,大家除了钦佩左师的语言艺术之外,也很感叹,国君的子女都需要靠功勋来维持名分地位,何况我们这些臣子呢!

今天写这一段也是有感而发。想自己年少之时,对于我们家贺老师花式强迫我好好学习的非常不理解,不满意以及不配合,心下十分羞愧。也是很多年之后,才知道,正是因为父母真心爱我,才会希望我好好学习,以期日后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感受生活。现如今,可能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父母都有能力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不希望他们吃一点苦,走一点弯路。但他们可能真的没有想过,这样对孩子是不是真的好!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多读一些传世之作,真的是在在处处都是智慧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