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爱及其他
(2022-12-01 17:04:13)
标签:
2022马来西亚槟城购物闲聊 |
分类: 生活 |
都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就经常听到一句话:看一个男人爱不爱一个女人,就看他是不是愿意为她买包。而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个女强人,完成了什么了不得的工作,也会给自己买个名贵的包包做奖励,说,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我猜,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是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他们那个时代爱的表达,更多的可能是体现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比如出差回家买点好吃的,去菜市场帮忙提个篮子或是一方做饭的时候,另一方就打着下手,唠点儿闲嗑。不那么拮据的家庭,逢年过节的,先生会为太太买条丝巾什么的,就已经很浪漫了。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基本在三十前后都跨入了有点儿闲钱的阶段。也开始知道名牌,学会了欣赏好设计,好品质。也有会自己买或是男朋友送那么一两个好包的。拥有的人很珍惜,遇到合适的场合会拿出来用,大约也是喜欢被询问包包从何而来,价值几许的吧?但也就是这样了。我们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好像没有那么强烈,也从来不会用包来衡量爱情。哦,也许,用‘从来’二字有点绝对了。但基本上我们这代的人爱,不是一个或是十个包可以代表的。
然后就到了后来这个我看不懂的时代。有时候会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为包疯狂的女明星或是有钱人。为了一个包包不惜一掷千金;哪怕家里一柜子的包包,依然还要第一时间买到新款。我就在想,那么多包,背起来多麻烦?!我一般用三个包,采购是双肩背包,其他时间一个挎包。穿中式的衣裙可能还会换个中式的小包。就这三个包就给我弄得焦头烂额,因为每换一个,你就要把必须品装进去,什么钱包,纸巾,纸笔,钥匙。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忘记了什么,非常的不方便。我简直都不敢想,如果我有十个包,该怎么办!
这种不理解一直持续到了上个礼拜,我们去槟城一家法国餐厅吃饭的时候,得到了解答。
那天在我们桌子的左边坐着六个人,明显是三对夫妻或是伴侣。三位大姐目测都在六十上下,全是华人,妆容精致,衣着华贵,珠光宝气,全程使用英文交谈。三位大哥年龄和大姐们差不多,一看就是被迫来social的,八成以上的时间都是静静地看着各自的伴侣叽叽喳喳,偶尔相互碰个杯。很突然地,其中一位大姐突然站起来,到旁边她们放杂物的地方拿出来一只白色的小方包。坐下以后,举着这个包就开始了长达二十分钟的关于包包的聊天。因为离得太近,我不得已上了一堂今年流行包包的时尚课。据说,这个白包是该女士前几天去伦敦花了三千多英镑新买的。边上两位大姐接过来也是各种摩挲,赞美,艳羡。然后,各自又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手包以及出处和价值。又是几番做作的赞美。
说实在的,人生第一次亲眼见证电视剧里一样的情节的我真是有点惊呆了。原来,现实世界里,是真的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人生里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炫耀。当然,最耀眼的自然是珠宝,但除非是豪富之家,不然很难总是采买最新款。服装呢,对本人的身材气质要求又很高,不大容易操作。而包就不一样了,对背包人自身除了有钱之外就没有别的要求,而价钱在有钱人看来也不贵,可以常新常买,所以它就变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炫耀工具。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一个爱炫耀的女人,那么当然,爱她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她买包了。
在我终于理解了一些女人对包疯狂的热爱之后,突然就有点儿同情她们了。一个人究竟是要无聊到了什么地步,才会日常以买包,背包为乐?倒也不是我吃不着葡萄就说它酸。因为就算我真的有钱,也肯定不会去买包。而是会去吃各种好吃的东西。呃~~写到这里,我又觉得,自己和爱包的人,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对某件事情有偏执的喜爱。本质上来说,都有病。只是她们的病比较烧钱,而治我病的药比较便宜而已。
既然都是病人,那就相互理解一下吧。本来,写这篇作文的初衷是想要调侃一下热爱买包的人们。但是写到后来,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做这样的调侃。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人生际遇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爱以及对世界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们要允许每种不同的人存在。只要大家都高高兴兴,不摧残自己,不祸害他人,那么,爱买包的,尽情买;爱美食的尽情吃!人生苦短,必须好好珍惜!
前一篇:买菜也有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