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跳皮筋
(2012-11-09 03:55:20)
标签:
我们小时候休闲 |
分类: 往事 |
上次不经意中提到了小时候跳皮筋儿,这两天就时不常地会想到这事儿。甚至连怎么一个跳法儿都在脑子里面重温了好多遍。
我们那个时候,课间玩的最多的就是跳皮筋,跳房子和跳绳儿。每一种游戏都有一些固定的人员搭配,从第一节课间起,就迅速组合,开始游戏。上课铃一打,也是毫不犹豫,皮筋儿一收,就跑回去上课。下一节课间,又迅速组合,扯开皮筋儿,完全不需要交流,马上就能续上。那可真是一分一秒都不会浪费呀。甚至于放了学,还总是有几个我这样的‘发烧友’级别的同志们,四处躲着我家贺老师的追击,坚持不懈地继续跳到天黑。(为什么别人的家长就从来不追击他们的孩子呢?)
皮筋儿主要有两种玩法,一种呢,是结成圈儿,由两个人用双腿绕着,一个人里外左右地跳。跳错了,绊脚了,踩空了,就得去拉皮筋儿;另一种就是一条皮筋儿拉直了,由两个人分别用一只手,从自然下垂体侧,然后不停地升高。到臀,到腰,到肩,高到耳边了,谓‘小举’;用指尖儿绕着,笔直冲天,此谓‘大举’。跳的这个人,其实,‘跳’在这里只是辅助动作,关键动作是‘勾’。腿要伸得很直,抬得很高;要掌握好节奏,韵律,看好皮筋的自然弹动,然后在制高点要果断一勾,才能成功。只要一下没勾着皮筋儿,她就得去拉皮筋儿了。
那时候,梦里很多时候我都在跳‘大举’。痴迷如我,皮筋跳得不好,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少有我拉皮筋儿的时候。而后一种玩法,只要是我拉皮筋儿,很快就会有同志落马。倒不是我违规,踮脚尖儿,而是很多年以后,我发现我的手臂比我等高的人要长一些。这个为我的快乐童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优点日后给我带来很大的麻烦,这里暂且不表。
就是小时候,对于跳皮筋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导致了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几乎没有一天按时回家,从而天天挨打的悲惨遭遇;在同志们经费紧张,弹尽粮绝的时候,迫使我铤而走险,偷了家里的全国粮票去换皮筋儿,遭到了俺娘的毒打;可也因为这样没日没夜的热情玩耍,造就了我一副扛打经骂的好身体。直到今天,我练瑜伽的时候,还在享受着跳皮筋儿带来的实惠。
有时候想想,那个没有电视,电脑,游戏机,手机的,所谓物质匮乏,文化苍白的年代,对于孩子们其实也不全都是坏事情。起码,我们懂得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自己创造游戏,寻找快乐。所以,我们小时候,很少见戴着眼镜儿的,或是胖乎乎的,或是病怏怏的孩子。又因为那时候的游戏基本都需要好几个人的参与,所以,我们很小就学会了Team Work。知道如何取长补短寻找队友;如何扬长避短战胜对手;学会了如何化解矛盾;学会了优化组合;学会了互相帮助……
真没想到,小小一个‘跳皮筋儿’,让我们很多人都受益匪浅呢。突然一下很想知道,现在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课间都在玩儿什么?他们理想的幸福童年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