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禹锡秋声之中自奋迅

(2022-10-12 08:29:08)
标签:

文化

文学

历史

唐朝

随笔

分类: 诗词歌赋
刘禹锡秋声之中自奋迅
刘禹锡(选自刘旦宅《十二诗人画像册》) (图源网络)  

 
刘禹锡秋声之中自奋迅
——刘禹锡《秋声赋》赏析并意译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赋的传统内容之一。这类诗赋多写秋天的萧飒凄凉,充满人生无常的没落感伤情调。然而,唐朝“诗豪”刘禹锡著名的七绝《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响遏行云的一声断喝,推翻悲秋主题而一新天下人耳目。同时,刘禹锡还有一首《秋声赋》,也是一反历史上悲秋的老调,唱出了慷慨激昂的壮歌,在同类赋作中显然高出一筹。 

       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百虫迎莫兮,万叶吟秋。欲辞林而萧飒,潜命侣以啁啾。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草起寒螿之愁。

       至若松竹含韵,梧楸早脱。惊绮疏之晓吹,堕碧砌之凉月。念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绝。远杵续兮何冷冷,虚窗静兮空切切。如吟如啸,非竹非丝。合自然之宫徵,动终岁之别离。

       废井苔合,荒园露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则有安石风流,巨源多可。平六符而佐主,施九流而自我。犹复感阴虫之鸣轩,叹凉叶之初堕。异宋玉之悲伤,觉潘郎之幺幺。

       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

       本赋作于刘禹锡去世的前一年(841),地点在洛阳。刘禹锡一生屡遭贬斥,历尽坎坷。永贞元年(805)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此后辗转于巴山楚水之间,前后达20多年之久。宝历二年(826)被朝廷召回,做分司闲官。其后虽曾入朝为郎,但不久便出为苏州刺史。到了晚年,朝廷只是给他加了一些虚衔,而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一生所怀匡济天下的理想,眼见付之东流,抚今追昔,孤愤难平。
       恰在此时,他听到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好消息:李德裕被唐武宗起用为宰相了。刘禹锡和李德裕是好朋友,他们政治见解基本相同,都主张削平藩镇,抑制宦官,打击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如今,几经起落的李德裕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于是,很有感触地写了这篇《秋声赋》,意在“寄孤愤”,即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全赋可分四段。作者一开头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秋天寥廓苍凉的图景:碧天如水,渺茫无边。取景阔大,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个人的渺小。作者睹物伤情,痛感自己无异于那为露水所浸而不能奋飞的秋蝉,无异于蛰伏在偏僻一隅为自己生命就要告终而悲吟的寒螀。作者的迟暮之感是沉重的。
       第二段,是作者离群索居的情感更深层次的表达。作者从清早破晓秋风振动窗格,秋夜的月色平铺台阶,联想到征夫思妇的月夜苦怀,文势生动自然。作者借思妇怀人来抒发人生、理想之悲,通过移情作用把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迟暮之感,渗透进思妇怀念丈夫的凄苦的意象中,如水着盐,了无痕迹。
       第三段,作者写自己面对眼前的荒园废井,吟诵李德裕、王起的唱和之作《秋声赋》而产生的感慨。作者对他们的政治才干是很欣赏的。眼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宦官专权,朋党争斗,藩镇作乱,民不聊生。刘禹锡希望李、王能振作精神,捐弃迟暮之感,锐意于进取,扭转唐王朝目前的危机局面。
       第四段,作者礼赞老马、雄鹰,抒写自己的壮怀。老马虽然力量衰竭,但聆听那强劲的秋风,便冥想驰骋疆场;雄鹰站在臂套上,虽然受到束缚,但看到那辽阔的秋空,也渴望搏击长空。作者用“心动”“神惊”两个词组,写它们不安于目前处境,要“奋迅于秋声”的神态,宛然如见。这里,作者以老马、雄鹰自比,表达自己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压力而昂扬向上的精神。
       作者写这篇赋,意在“寄孤愤”。刘禹锡不是那种一遭打击便委靡不振的人。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早年参加永贞革新,被贬蛮荒,遇赦回朝,他丝毫没有向迫害他的权贵妥协,而是勇敢地写诗讥刺他们,虽再度获谴,也傲骨不改。所以曾经写出“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样比以前更为辛辣的诗句。
       从刘禹锡晚年的诗作都可看出诗人是倔强的。因此,本赋尽管也写了萧瑟的秋天、悲凉的情怀,但主要是抒发他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节和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阻碍他实现宏远抱负的愤慨。悲而能壮,卓尔不群,故其基调是昂扬奋发 的。真可谓如《文心雕龙·风骨篇》所云:“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刘禹锡秋声之中自奋迅
“诗豪”刘禹锡画像(选自连坏画《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 


       为加深对刘禹锡《秋声赋》的理解,笔者以自己喜爱的“意译”形式,尝试将赋翻译为现代诗歌,以示自己对古代贤人的致敬。 


秋声之中自奋迅
——刘禹锡《秋声赋》意译
 

浦江客 

 
蓝天有如清澈之水啊那样的遥远深幽,
田野百虫迎来岁暮啊万叶也吟唱寒秋。
林中枯叶瑟瑟作响啊昆虫声凄凉悲忧,
将归之人濒临江边啊望故乡登上高楼。
晚秋树林蝉鸣声声啊牵惹旅人之乡愁,
黄昏蔓草寒蝉哀吟啊几多离愁上心头。 

苍松翠竹风中摇曳啊梧桐楸树叶凋谢,
晓风破窗阵阵凄寒啊月色清凉漫碧阶。
想念塞外征人艰辛啊独守空闺谁慰藉?
蟋蟀鸣叫机杼声声啊长空雁叫书信绝。
河水清清捣衣声声啊虚窗寂静空切切,
如吟如啸非竹非丝啊触动别离的情结。 

废井边青苔已布满啊荒园到处是露滴,
初秋里凉叶在凋落啊秋虫寒夜声咿咿。
纵有谢安潇洒风度啊山涛之平和才气,
只不过是小小秋虫啊在窗前鸣叫唧唧。
纵有辅佐君王良策啊九派之学说造诣,
只不过是片片树叶啊在深秋凋落成泥。 

千里马虽雄心不已啊却已经老态龙钟,
小苍鹰虽未及腾空啊却充满搏击之情。
听到秋风呼啸山野啊我便会怦然心动,
看到秋色苍茫浩荡啊我便会精神振奋。
我的力气将用尽了啊脚上还绑着丝绳,
而我还在奋力向前啊只因这凛冽秋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