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440
  • 关注人气:61,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民分业·重农禁末·强本节用

(2018-06-26 08:39:37)
标签:

文化

历史

读书

随笔

微博

分类: 微博碎录
四民分业·重农禁末·强本节用
管仲、商鞅、荀子雕像  (图源网络) 
 
 
四民分业·重农禁末·强本节用
——读《资政史鉴》笔记之六 
 
 
 小序 
 
       《资政史鉴》由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隆重推出,取材于中华五千年经典史籍,分为政、谋略、用人、理财、治事、革新、修身、处世、清廉、教训共10卷本。此书探寻古代圣贤先哲治国方略,总结历史上治国安民的经验和教训,古为今用,为当代从政借鉴。笔者试图通读此书,并不揣浅陋以微博形式写些心得,与博友共同学习。 
 
 
《理财卷·理财纵览篇·先秦时期(西周至战国)》前言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理财思想开始有比较完整的文献记载的奠基时期。伴随着封建领主经济逐渐向封建地主经济演变过程,明智的各诸侯国政治家纷纷实行改革或改良,儒、墨、道、法、农、商各派也展开了持续几个世纪的百家争鸣,其间孕育了颇有价值的理财思想,以至对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周公:稼穑之难

6月4日   22:12 
       周公完成西周建国伟业还政成王时,语重心长地告诫成王:作为君王切不可贪图安逸享乐,必须“先知稼穑之艰难”。这种“唯农是务”思想从防止腐化、巩固政权和养育百姓、保障供给的角度,论述了重视农业和人民疾苦的重要意义。这说明,西周时期已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财思想,后世的农本思想即滥觞于此。——读《尚书·周书·无逸》札记  


       附①周公,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管仲:四民分业

6月5日  22:57 
       齐桓公问政于管仲:如何成就民众各自事业?管仲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的主张:处士闲燕,处工官府,处商市井,处农田野。这个主张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提升了齐国的综合国力。“四民分业定居”论与晏婴的“福利”论、单旗的“子母相权”论等,都是中国古代理财思想史上极其宝贵的财富。——读《国语·齐语》札记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是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全书共21卷中有齐语一卷。
       四民分业定居论,是先秦管仲主张将国民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阶级集团,按各集团的专业聚居在固定地区,以稳定统治秩序的思想。


范蠡:计然之术

6月8日  21:33 
       范蠡,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商人代表,也是著名的理财思想家。他拜计然为师,并用计然之术辅助越王勾践使越国富强,名列春秋五霸。所谓计然之术,其实质是一种经济循环理论。它包含了农业经济循环学说、商品价格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保持资金流转的通畅等经营策略,直到今天仍有存在和借鉴的价值。——读《史记·货殖列传》札记


       范蠡,春秋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他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计然,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范蠡的老师。: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著之理”。后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墨子:相爱相利

6月13日  22:48 
       墨子说天下治理之道:“兼相爱,交相利”,由此为核心的生财论、节用论及其后期墨家的价值与价格观点,都是较之孔孟更加切实、更加出色的理财思想。墨子理财思想中的“交利论”,与孔孟的“义利观”相对立。儒家以伦理规定利,墨家则以利规定伦理,墨子宣扬的兼爱、尚贤、非攻等主张,皆无不从利出发。——读《墨子·兼爱中》札记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学生对他思想言论的记录,现存五十三篇。全书分为《墨经》、《墨论》、《杂篇》三类,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商鞅:重农禁末

6月14日  21:31 
       商鞅的重农禁末理财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治国之要是“令民归心于农”,而令民归农必抑商工。商鞅的重农禁末思想和政策,大大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发展。然而,重农禁末思想和政策,从一开始就带有严重的消极和落后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读《商君书·农战/外内》札记


       附:《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荀子:强本节用

6月16日  22:49 
       集儒、法、墨诸家富国富民思想之大成者是荀子。荀子的理财思想之一,是提出了“开源节流”和“强本节用”的方针。他提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所谓“节用”是“开源”前提下的“节流”,而“节用”的目的是富国裕民。荀子所主张的开源节流方针,成为了迄今两千多年来历代王朝财经工作的金科玉律。——读《荀子·富国》札记


       荀子,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富国》是荀子论述其经济思想的文章,论述了国家富足之道,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治原则和方针策略。如“裕民以政”,用政治手段使社会安定,促使经济发展;“严明赏罚”,用来刺激劳动积极性;“开源节流”,用来调整生产、消费结构,以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关博文链接  微博碎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