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译之】有两个妓女,一个牙齿生得乌黑,一个牙齿生得雪白。生着黑牙的总是想方设法遮掩她的黑牙,生着白牙的却千方百计炫耀她的白牙。
一天,妓院来了几个大客人,酒足饭饱之余便戏弄两位妓女。一位客人先问生着黑齿的妓女:“你姓什么呀?”只见黑齿女将嘴紧闭,腮帮一鼓,在喉中发出声来:“顾”。客人又问:“今年多大年纪了?”她又鼓起腮帮答道:“十五”。客人再问:“你会做些什么呢?”她又在喉中发出声来:“敲鼓”。接着,客人转过头来问生着白齿的妓女姓什么。但见白齿女将嘴一呲,露出满口白牙答道:“秦”。又问几岁,她将嘴又一呲:“十七”。再问会什么,她又将嘴大呲,白齿尽露:“弹琴”。(译自清石成金《笑得好初集》)
【我来聊聊】这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古代笑话,记得在哪个相声名家的相声小段子里听过,当时一笑了之,从未作深考。事隔这么多年后,现今再看这则笑话并读石成金点评忽有所思。
石评:“今人略有坏事就多多遮掩,略有好事,便逢人卖弄,如此二娼者,正自不少。”今天我们还在孜孜不倦地古人之书,正是钦佩他们的不少认识和论断的超时代性。读这则笑话,我相信众人都会掩口一笑,可再细想,笑谁?笑白齿妓?笑黑齿妓?笑他?笑你?笑我?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想想,自己身上是否都有“二娼者”之癖?所谓“掩恶扬善”,正是人之常情。然而,个人事小,国家事大,引申到政局,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二娼者”“掩恶扬善”之习气,古往今来更是一个官场习气,也算是一个官场“潜规则”吧。班固在《白虎通·谥》中说:“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称其君,掩恶扬善者也。”吾在官场久矣,深谙其道,也曾为之。观如今政坛,小至年终总结报告,大至政府工作报告,写成绩洋洋洒洒,讲问题轻描谈写。向领导要官,讲政绩滔滔不绝,春风得意;向领导要钱,讲困难长歌当哭,凄风苦雨。今看一些为政者,才有些政绩,便大肆炒作,唯恐上级领导和老百姓不知道。出了问题,便千方百计掩饰,生怕上级领导和老百姓知晓。卖弄和遮掩的手段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无所不有,古今中外叹为观止。
呜呼,莫笑“二娼者”,今当痛下决心改之,才是国家社稷、百姓黎民之幸事也!
【原文】 黑齒妓白齒妓(要閉口藏齒說,要呲口露齒說,臉上
粧得像,才發笑)
有二娼妓,一妓牙齒生得烏黑,一妓牙齒生得雪白,一欲掩黑,一欲顯白。有人問齒黑者姓甚,其妓將口謹閉,鼓一鼓,在喉中答应姓顧。問多少年紀,又鼓起腮答年十五。問能甚的,又在喉中答会敲鼓。又問齒白者何姓,其妓將口一呲,答姓秦。問青春几歲,口又一呲,答年十七。問会件甚么事,又將口一大呲,白齒尽露,說道会彈琴。
今人略有坏事就多方遮掩,略有好事,就逢人賣弄,如此二娼者,正自不少。最可笑者:才有些銀錢,便滿臉堆富;才讀得几句書,便到处批評人,顯得自己大有才学;才做的几件平常事,便誇張許多能干。看起來,总是此齒白之娼妇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