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我写过一篇《“80后”江郎才尽?》文章。文章引用报载有关“80后”现状的资料后,谈了三点看法:第一,要肯定“80后”的勇气和才气,文学界要爱护他们。第二,“80后”要经受挫折坚持写作,同时要深入生活更好写作。第三,出版界要精心培植文坛青年人,勿唯利是图。博文发布后,引起一些博友的关注,他们纷纷发表评论,各抒己见。
评论中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年长者大多抱着如我态度。
如博友“禾菱”说:“出版社的纸质出版物得顺应当局的需要,经常会"扼杀"一些真正精彩的作品。现在网上写手层出不穷,绝大多数是"八0后"。境外和国外的出版商虎视耽耽的盯着呢,一旦发现好东西和好苗子立即就抓住,并给予高稿酬。用网络点击做参考来决定是否出版。同时,他表示:“无论如何得承认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道理,不能用我们这些过五奔六人的喜好来做结论!”
博友“湘西梅子”赞同我的第二点看法:“爱文字要耐得住寂寞,做到可不易。”
然而,年少者不少人却反倒表示对“80后”的不满。
如博友“红海无涯”说:“天堂来的孩子因为其生活阅历太少,写的大多是风花雪月。其作品都是一个套路,没有新意。加之郭敬明等人的那一套所谓写手的影响,使其创作受到了很大限制。还有现在的年轻一代名利心太重,耐不住寂寞。所以他们写不出很有嚼头的作品来,这也是中国目前年轻一代中没有好作家,只有写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红海无涯”又抱怨说:“看了以后我真的很痛苦,为什么要封杀那些80后,他们有他们的才华。我去为他们抱不平,去我的空间看好了。”
博友“凉水玉清”说:“80后大多还是新人,何以说才尽?多数人半途而废,不是才尽,而是东施效颦,本就无才吧!”同时,他特地说明:“我1983年生人,现在便是在搞文字。”
博友“咖啡书香”说:“
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写的好的真实很少,我觉得你文章中提到的名字大都是比较虚或者浮躁,就按照自己的无知和卤莽来代替所谓的个性,其实很可怜!我不看他们的文章!我不知道你的观点是否与我相同,姑且做参考吧。每个人心理都很清楚!”
博友“第四点五尾”讲的很真挚诚恳:“其实大人们不懂,不过我们都还很年轻啊!”
关于“80后”的争论还在继续,特摘录一些博友的评论以作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