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新民晚报》体育版上一篇报道,使我的心灵收到很大震动。好在这篇报道不太长,转载如下:
一对勇敢姐妹
一双孤独背影
——伊拉克女子沙排队员莉达和莉莎的故事
多哈体育城。黄昏落日沙排场上,掌声如潮。
20岁的莉达、19岁的莉莎(均为化名)手拉手走进了赛场。亚运会历史记住了这一刻:伊拉克仅有的一对女子沙滩排球队员、首次走进亚洲的赛场。
她们没有小麦肤色,皮肤透白,一如常人。她们的打扮很“另类”:柠檬黄的紧身上衣,姐姐有短袖子,妹妹也没有全露着肩。梳着高髻的妹妹不时还要用手将平角紧身裤再往下拉,她们眼色中透出几分羞涩,几分坚毅。
面对日本选手进攻,她们在场上更多的是被迫招架和失误。
她们突破了亚运会“纪录”:上场前仅练球一个半小时,比赛前一天首次脚踩软软的黄沙,她们的领队坐在观众席上。这位伊拉克著名教练(因安全原因略去真名和职务)对姐妹俩一脸的敬重:“她们是两位学生,是一对姐妹,也是伊拉克人民的优秀代表。”
采访中记者问起她们的名字,这位教练一脸伤心,表情很难受:“你们千万不要写出她们的英文名字,否则她们会被杀害,我仅能告诉你们,这对好姐妹生活在巴格达。亚运会对她们来说是一个避难所,远离了战火,我希望她们活着。”
这位留着山羊胡须的领队讲着她们的不幸:“伊拉克仍有强大的旧势力。要知道她们是这样的打扮,(他们认为)那是要犯死罪的呀。”我们与他一起沉默。
4:21、11:21。她们输得很惨,她们却很轻松。姐妹俩听说我们是中国记者,会意地点着头。我们说英语,别人帮我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讲起多哈之行,这对姐妹清澈的双眼里突然透出复杂的神色。莉达说:“我们悄悄地出来,家人担心但很支持,对周围的人,我们是保密的,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会反对,有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生命就会更危险。”
“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到多哈?”
莉莎很坚定:“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伊拉克人也在亚运会的队伍之中,我们与大家一起也在分享沙滩排球这个运动。”
太阳消失在地平线,多哈夜晚很凉,她们颤抖着。一对孤独的背影。 (
史春生
易凌)
http://info.news365.com.cn/was40/document?RecordNo=0&ColumnName=%CD%BC%CF%F1&MultiNo=0&channelid=38359&randno=0.7163946439052403&searchword=+%C8%D5%C6%DA%3E%3D%272005%2F12%2F03%27+AND+%C8%D5%C6%DA%3C%3D%272006%27+AND+%28%B1%EA%CC%E2%3D%BD%E3%C3%C3+or+%D2%FD%CC%E2%3D%BD%E3%C3%C3+or+%B8%B1%CC%E2%3D%BD%E3%C3%C3%29+
莉达、莉莎(左)在亚运沙排赛场上留下美丽身影
看到这篇报道,恍然隔世,仿佛来到了野蛮的中世纪。
对人们的穿着打扮,尤其是妇女的穿着打扮,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各种宗教都有不同的限制。如伊斯兰教认为,男子从肚脐到膝盖,妇女则从头到脚都是“羞体”。在公开场合,男女穆斯林必须穿着不露“羞体”的衣服,女性必须戴面纱和盖头。记得余秋雨描写他随凤凰卫视摄制组从伊拉克到伊朗,一路上看到除巴格达外所有的妇女都包裹着黑袍,几乎无一例外。以至摄制组的女士突然紧张起来,赶紧找店铺购买黑袍,以免遭到意想不到的处罚。
对各个国家、民族和宗教的风俗应该予以尊重,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体育比赛中,比赛服装有它特别的要求,除了美观以外,主要是便于活动。特别在世界性体育赛事中,比赛服装有统一性、国际化的标准,这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所接受的。实际上,不少穆斯林国家对体育服装的穿着早已融入了国际化行列。为什么有的穆斯林国家的人们就如此顽固地不愿解禁呢?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还会对参赛运动员处以极刑?!
这对伊拉克姐妹是勇敢的,虽然她们的服装还很保守,但在全世界人民眼中她们是多么的美丽、伟大!我们衷心祈祷她们平安、幸福,愿通过她们的勇敢行动唤来更多的伊拉克女性投入到国际大家庭中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