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自陆续推出“姑苏行”风光系列摄影作品以来,已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也分别被各摄影圈子推荐加精,铃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姑苏行(二十):苏州公园(大公园)
苏州公园,人们都称为大公园,这是苏州当初区别于私家古典园林的一个新式城市绿地公园,建于民国初。据热心地方史志的虞立安老人介绍,民国15年(1926)时,他就见到公园已砌有围墙,墙的下部以青水砖砌成,约1米高,在它的上部装有铁栅栏,约0.5米高,铁栅栏均铸有细花纹,围墙每隔三米左右即以花岗石砌一石柱,在西面沿五卅路向北至西竹堂寺(即今金城新村的南端)为界,东沿公园路至龙池庵(即今园林大酒家所在处),缩进,折而向西,北部因并未开发,仅沿石桥弄(现在叫草桥弄)砌乱砖墙。
当时大公园是聘请法国园艺家若索姆设计的,所以园墙并非传统的封闭式高墙,其旧貌在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老苏州·百年历程》上册第88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这种上铁栅、下砖砌的半开放式围墙。该照片所示园门是东南角的边门,门北高峙一座水塔,是为供应喷泉用水而建的(当时苏州尚无自来水),水塔之后的房屋就是公园管理处办公室。
苏州公园是苏州最早的现代公园,有了将近80的历史,看来苏州人真是老早就有了时髦的休闲意识。几十年前,苏州公园就是苏州市民主要的文化休闲场所之一。老人来这里晨练、下棋、遛鸟;年轻人来这里约会、谈心;孩子们来园内玩
“航天飞机”……
新世纪之初,它开朗地把自己的美丽和城市的周边融在了一起,地下的大型车库(铃铛的“代步车”也寄存的这里,免费的)也使来这里休闲的人们更方便了。这儿的春天特别绚烂,夏天格外凉爽,秋天也缤纷,冬天更和煦……
位于“民治路”的公园南大门
南大门入口
园内各景色
荷花池
新修建的跨湖木桥
“上山”小道
尤其说是“山”,不如应该称呼“土堆”合适,因为当时是用“荷花池”的土堆积起来的,但苏州园林称呼这样的土堆都为“山”。

又一座跨湖木桥
公园内的休闲小道
。。。。。。。。。。。。。。。。。。。。。。。。。。。。。。。。。。。
苏州城市不大,道路又不宽,骑着自行车,一天能在苏州转三个来回,
好多景点和私家花园又在小巷小弄中,靠着我的这辆代步车,
在姑苏城内外到处转悠,走走、停停、看看,非常方便,
使我能拍摄到了这么多的精美照片。

.......................................................................
本站将陆续推出“姑苏行”风光系列摄影作品,敬请关注。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