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苏州观前街步行街玄妙观图片艺术铃铛家园 |
“到苏州不可不去观前街,到观前亦不可不去玄妙观”。千年古观玄妙观座落在苏州古城中心,历经千年兴衰,公元一九九九年,玄妙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整治。玄妙观和观前街相得益彰,也正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道教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 成为苏州著名旅游景点。
坐落在“观前街”上的“玄妙观”
座北朝南,是一座五开间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唐代。历经变故,现存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入门迎面即见一块竖头匾,上书“圆妙观”,是清末通州名士沙玉召所书,笔力浑厚,字态端庄。内奉六位尊神,即马、赵、温、王四大元帅和辟非、禁坛二将军,据说为元代所塑。“文革”中该像被毁,后经中国道协黎遇航会长提供画稿,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等精心绘制,由苏州太仓的张文淇先生以壁画的形式替代塑像。后市道协请世代雕塑大师刘国祥重塑六大神像,历时二年竣工,现在正山门右侧还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石一块。这是元代著名文人牟山献(xian) 撰文,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fu)书写的。
正山门(前景)
“玄妙观”正对面的“孁星门”,左边进去就是“宫巷”路口了。
位于“东脚门”的“文昌殿”
建于清乾隆末年。殿堂格局别致,殿内供奉文昌梓潼帝君,两旁奉祀孔子、朱熹。文昌,本为星名,民间俗称“文曲星”,为主宰人间功名,禄位之神。
苏州文化昌盛,文士众多,文昌崇拜旧时极盛。
位于“西脚门”的“财神殿”
原殿位于东脚门,现移建于此。殿内供奉三位财神: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及关羽。中间的是文财神比干,因其无心从而专司买卖公平,旁边是赵公明和关公。财神崇拜寄托了人们勤奋劳动、公平致富的美好愿望。
三清殿是玄妙观的主殿,殿前正中上方有一块一米多长的竖头匾,上书“三清殿”三个正楷大字,系康熙年间太傅金之俊所书,在竖头匾下面,有一块横额,上书“妙一统元”四个大字,笔力苍劲,亦为金之俊所书,但原物已失,现为谢孝思所书。大殿为九开间,重檐歇山式,宽44米,深25米,总面积1100平方米,为南宋木构建筑,屋顶正中是铁铸的三根戟,表示平升三级之意,两端的龙头是宋代雕刻,约3.5平方米。
三清殿内主供三清尊神,即中为玉清元始天尊、东为上清灵宝天尊、西为太清道德天尊,道教认为三清皆是元始天尊的化身,故有“一气化三清”之说。
三清殿作为南宋时代的木结构建筑,不仅在江南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山东曲阜的大成殿可与之相比,所以称之为国宝也是当之无愧的。由于三清殿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字碑耸立在三清殿东边,高二丈、宽八尺。明洪武四年( 1371
)清理道教,更玄妙观为正一丛林,置道纪司,革香火田以充军包饷。这是道观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特请文学家方孝孺作记勒石,以志纪念。方氏书法铁划银勾,不同凡品,所以无安碑原是有字碑,即《清理道教碑》。
方孝孺( 1357 —— 1402
),字希直,浙江宁海人。洪武时,为汉中教授,皇太孙即位,召为翰林博士,后任侍讲学士。燕王朱棣兵入南京后,要他起草登极诏书,但方氏以抗命不从被杀,且灭十族,死者多达八百七十余人。最终连他书写的这篇碑文也被铲除干净,成了一块无字碑。此碑虽无一字,却遐尔闻名,为玄妙观三大名碑之一。
“无字碑”
被“遗弃”在“无字碑”后的“碑顶”
位于“弥罗宝阁”(现为“中山堂”)东面的“双眼”古井“怀德泉”
原来居民可随意使用该井,现建了铁栏门“封闭”了。
。。。。。。。。。。。。。。。。。。。。。。。。。。。。。。。。。。。
好多景点和私家花园又在小巷小弄中,靠着我的这辆代步车,
在姑苏城内外到处转悠,走走、停停、看看,非常方便,
使我能拍摄到了这么多的精美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