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证监会该如何回应“李莉”事件?

(2010-03-30 11:23:39)
标签:

证券会

自证清白

财经

               中国证监会该如何回应“李莉”事件?

    证监会正在遭遇自“王小石”案之后的又一次信任拷问:“李莉”事件,3月29日晚,中国证监会通过网络发布消息:没有证据表明李莉从事内幕交易,三一重工从未将2006年年报提交证监会审核,李莉的母亲从未买卖该公司股票,其前夫在与李莉婚姻存续期间也未买卖该公司股票。

    首先,证监会不宜自证清白可委托司法机构辅以专家调查“李莉”事件。

中国证监会在媒本确凿有据的报道面前,仍然轻飘飘地说一声:无证据表明李莉利用三一重工的信息进行内幕交易。同时坚决表态:证监会对其工作人员一直坚持从严管理,对工作人员的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虽然表态坚决,但中国百姓目前对证监会的信任危机,就如同中国球迷对中国足协的信任危机一样,证监会要想取得公众对你的真正的信任,那么你不应该说“对所举报事项进行了多方调查核实”。公众怎么知道你证监会是不是真的“调查核实”了,在这“调查核实”之中证监会为了维护机构自身名誉或者李莉的个人利益,是否存在不公与隐瞒,或者利用证监业务的专业性来躲藏媒体与公众的监督?

   所以证监会如果真想度过这次信任危机,那么应该委托权威专家与司法机构来调查李莉事件,利用第三方权威性与专业性来证明证监会的清白。 证监会也一样,如果要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请委托第三方权威与司法机构来调查李莉事件,来证明证监会的清白。这比证监会自说自话,出来澄清效果与公信程度都要强得多。

      其次证监会犯了以“局部代替整体,信息回应不全”的不对称错误

  在国际品牌的电品或者电子用品说明书上,我们看到非常详细的对于所有安全隐患与安全使用的说明,这种全面信息与完全诚意的精神,非常值得证监会学习。证监会本身是要监督上市公司的信息发布的,相信对于信息发布要全面的道理是肯定懂的。据报道,李莉曾经的婆婆苏女士举报的SIM卡上有多条相关股市操作的信息。证监会只回应了一条“三一重工”相关的信息。虽然对“三一重工”的回应也是论证不周,但公众更关注另外还没有回应的信息里面,是否仍有李莉违规操作的嫌疑。果不其然,今天早晨,又曝出李莉涉嫌从上市公司ST中房100%控股子公司中违规购取经济适用房的新闻。对此,证监会没有任何回应。

    目前为止,证监会在李莉事件中,仅只具体与准确回应了“三一重工”这点细节,对于李莉事件的其他涉嫌事件,全不回应,显然犯了“以局部代替整体”对信息披露不完备的错误。在这种局部回应背后,不得不增加公众对证监会诚意与公平公开公正的怀疑,证监会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重。

         三是用围魏救赵吸引公众关注李莉婚姻纠葛显然策略用错了地方

  在证监会处理这起“李莉事件”中,不少媒体把证监会工作人员李莉涉嫌内幕交易的报道转移到了李莉婚姻纠葛之中来。大量的报道迹像不得不让人们怀疑证监会在有意的使用围魏救赵的方法,企图吸引公众转移矛头,对准李莉的情感纠纷。这种围魏救赵的处理方法显然用错了地方。李莉与举报人之间有什么个人恩怨,不值得公众关注。不管举报人出于什么个人恩怨,但李莉与证监会的作为是否涉嫌触犯了国家证券监管法规的要求,证监会的工作人员之一李莉是否涉嫌内幕交易,这才是

更多博主文章

2011年中国房市将全面下滑

上海迪斯尼引进后的10大猜想

收购皮尔卡丹:风险大于机遇            

 布朗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吗

后奥运时代刘翔的危机:刘翔个人品牌价值大打折扣

百家讲坛的危机

李开复该如何面对危机

管理十大变化----危机管理: 从“按方抓药”到“金科玉律”失灵

联想的危机

从26岁女富豪的诞生看企业家社会责任——财富管理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