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由香港7所高校组成的调查小组发布对戴尔公司代工厂的调查发布结论:戴尔公司位于东莞的三家代工厂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面对这一品牌危机,戴尔表示,就此事进行彻底调查,如果确实存在违反《电子行业行为准则》的情况,将对代工厂采取措施,这其中最严厉的措施包括中断合同等。不但如此,戴尔还将推动核心供应商采取减少加班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员工福利。
代工工厂的免疫力并非铁板一块。过去代工的企业负责人总是认为,自己本身的品牌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不是面向终端市场,对快速消费品的免疫力比较强。大众消费者也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即使有一定的反映,反正自己是做代工产品的,没什么严重、大不了的后果。不至于影响到主产品的销售与质量,不会影响到上游供应链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劳工这样的品牌危机,一定会最快传递给其客户。面对舆论的谴责和压力,上游企业对客户的判断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而且为了在公众树立良好形象,品牌厂家必将有所作为。如果血汗工厂、血汗产品的形象不改正,必将遭到中国消费者对其上游产品的抵制,甚至香港已有机构呼吁各大专院校、公营及教会机构的电脑消费者、所在的机构拒绝血汗产品,一起来关心及捍卫内地工人的尊严与权益。
立即整改成为修正品牌形象的机会。去年的一个劳工案例显示,深圳东莞等南方工业区,许多台资企业对待大陆员工的残酷管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更不必提台商的道德口碑了)。可以随意超负荷地加班、可以克扣工仔的押金,藐视大陆的法律。有资料显示,该城市50%以上的三资企业宿舍,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M2,有的甚至仅有1
M2,拿着外国工人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的工资,却干着比外国最高定额还要高得多的沉重劳动,住在随时无法逃生的铁笼子里(当然当地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的不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现象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戴尔在这一事件到来后,迅速回应,表示了督查与改正的决心,这有利于其在中国市场逐步优化品牌形象。任何一个企业在全球化的今天,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更有利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建立稳固的霸主事业。
戴尔作为跨国电脑品牌落实承担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将为其他跨国企业树立良好的用工典范。从全球来看,企业的社会行为不仅仅是企业行为,正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责任不光是照章纳税,为社会创造价值还包括更高的境界。比如袄尔玛在选择采购供应商时,特别强调企业必须遵纪守法,尊重劳工权益,爱护自然环境,否则一律逐出采购名单。跨国更应该从多方面树立起典范,比如跨国公司应公布其在中国及全球的生产厂商名单与地址,接受政府、民间团体及社会大众的监察。跨国电脑品牌公司应在其社会责任条款的“行为规范“
(Code of
Conduct)”中,明文规定其生产厂商须开放工厂予非营利的劳工团体做工人权益和职业健康方面的培训,逐步改善为其营利的工人劳工权利。整改加班制度上作出一系列硬性规定与行为,在没有公众的监督下,在没有工人参与的情况下,所有的承诺,也不过是空谈吧。现在,各大中型企业不断地向公众宣称会承担社会责任,而跨国公司承担全球社会责任,欢迎越来越大多的跨国企业那就从改善用工行为做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