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08河南神垕镇雨中行

标签:
花花镜界旅游原创河南神垕镇均瓷 |
分类: 【游记】 |
神垕镇:(神HOU镇)
河南禹州为中国古代“四大瓷都”之一,神垕是钧瓷的主产地,因煤、瓷土、釉土资源蕴藏丰富而名闻中原。那里的原生态,让我激动不已,那里纯朴的老百姓,让我怀念至今。
神垕镇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与众不同:
1、
姐弟仨。
姐姐刚给最小的弟弟洗完脸。
2、
店铺门口。
4、
5、
街的记忆。
冒着细雨,行走在这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逼仄的小街。远处,逐渐清晰的人群和建筑,迎着面撞入镜头,心情是那样新鲜明亮:仅管来之前,我是一个对此地一无所知的人,当我突然空降到这里,却强烈的感觉到,这个镇子与瓷器有关!
6、
“天地生物,天赋之以精,而地受之以形,物皆神妙内含而形质外彰,能明神妙于外而现天地变化之象者,天下之宝物也。”
听说,钧瓷只有在神垕能烧成。从前有一个日本人从神垕聘了师傅,带了泥土回到日本,但仍然没有烧出钧瓷。这个镇子太神奇了。
7、
钧瓷的成型方式主要有拉坯、脱坯、注浆、徒手捏制,但最传统的当数手拉坯。一双粗糙的大手,在对泥土的感悟中,拉出一朵朵奇异的钧瓷之花。
8、
见证。
神垕镇东风工艺美术瓷厂。
“垕”字有什么由来。听说,以前土字在左边,有人认为那有污秽的嫌疑,产生这么精美神物的地方怎能用这样的字呢,就把土字放到下面了。
9、
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仔细品位这座大宅!
10、
午餐是南瓜。(这是我个人此次河南之行最为满意的一张片子,虽然严格的说,这是一张残片。)
11、
父女。
12、
伯灵翁寺。
13、
行人
14、
寺门。
15、
戏台。
16、
人民影院。
墙上的标语还依然清晰: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据说这家影院因为着火后就变成了一座满载着记忆的“牌坊”。
17、
爷孙俩
正从西寨“天保”过桥到东寨“望嵩”。
18、
待考证的政府所在地。
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
19、
西寨内街道两侧的房子比东寨的更接近现代一些。
20、
小姐弟。
21、
观音寺。
22、
老人与女孩
23、
农家柴房内
对瓷器和唐三彩都没多少研究,也道不出所以然。但是听说“家有万贯,不抵钧瓷一片”。推开普通农家柴房,很诧异的看到这一幕!
24、
碉楼的主人。
整条街道里保存最完好的四层碉楼的主人,正在用河南话孜孜不倦的讲给我们听,这里的历史。
25、
幼儿园入学招贴
这座镇子的底子这么好,希望这个镇子的将来也更好!
26、
幸福得花儿开
27、
奶奶与孙女
28、
29、
老街有多座寨门,寨墙高大坚固,而且都有炮楼,古时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和抵挡匪患,防范洪灾。每个寨子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如东寨为“望嵩”,西寨为“天保”等,而且和城门一样,用青石丹书镶嵌在寨门之上。此为“望嵩”。
30、
伙伴
31、
河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不小心就碰触到一位圣人、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你的心间不由得肃然。虽然你知道得很少,但你却不得不尊重,因为那一碰触就碰触到一个中国人的根,无论你对传统文化知道得多还是少,中国独有的那种文化神髓必然流淌在中国人的心间,深情浓厚,不可化解。
所以,我想我是爱上了河南,想我再探河南古镇,想我定会再临神垕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