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声)电影两兄弟――文艺和商业,你到底是谁?

(2007-01-11 22:06:22)
        
(严正声明:本篇相声只是借用了相声艺术这样一个载体,内容实际上和相声艺术没有什么联系,请各位博友三思而后看)
 
 
(掌声,两个五官端正、并且长相相似的相声演员走上台来。两位演员一个名叫“文艺”,一个叫作“商业”,两人一母同胞,他们的母亲是“电影艺术”。“文艺”穿得很得体,西装革履。“商业”穿得很时髦,衣服来自法国或者意大利。两兄弟走到话筒前,先给观众鞠了一躬。)
 
文: 观众们很热情啊!
商: 是啊。
文: 你说是捧你场的人多,还是捧我场的人多?
商: 你觉得呢?
文:(哼哼一笑)当然……大部分是来看你的。而且看你的观众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覆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你不要忘了,你是我们家挣钱最多的人,每月你给妈妈的生活费最多。
 
 
商:话是不错,可我总觉得我每次卖力演出之后,观众们总是很快帮我淡忘了,而你有时甚至很少参加演出,可是只要你一登场,总是会有一批忠实观众捧你的场,而且你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虽然你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但是你的精神世界要比我丰富的多。我每场演出其实好多东西都是换汤不换药,而你却能保证总是奉献别人从来没有发掘过的事物,你比我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文:我虽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我入不敷出啊,我得到的掌声多过嘘声,你得到的嘘声多过掌声,但是你的收入是我望尘莫及,我有的时候甚至是三餐都难以为继,而你却能够坐拥上亿美元的家产,这又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你遭受了观众的批评,到最后你的演出却能大赚特赚呢?为什么我们两人的长处不能合而为一呢?
 
商:谁说不能合而为一?现在不是在说对口相声吗?我们俩是非常独立的两个人,多数时候在捧哏和逗哏的问题上扯不清楚,我们两人分开演出,两人都说单口相声,那样的表演实在单调,可是我们两个的表演风格实在不相似,“你重意、我重形”。你不太会考虑观众的感受,你的表现多数时候都是按照自己思路来完成,你不考虑演出市场的需要,也不考虑观众的口味。即便是偶尔想到了,你也只是对于自己的作品作出小小的改动,观众很多时候都害怕理解不了你的作品,所以对你的演出敬而远之。因此,你的名声是远播海内外,可是你的实际利益却少之又少。
 
文:你叫我该怎么办?难道真的放弃自己的艺术理念?我们这门艺术发展了百十来年,不管是你还是我,都必须要保证奉献新的作品给观众。我是无形的,也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你是有规律可依的,你的表演多数时候都是极力在渲染气氛,在超豪华的包装之下,是你极度匮乏的创作世界。你也渴望突破,但是你的创新往往是缓慢的。而我,不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制约,我的创作是随心所欲的。我的一次演出,有时只需几万块钱就可以办到,照样可以引起轰动。你的一次表演,目前就是近亿美金也都不算多了。物质的极度充实和饱和,掩盖了几乎空虚的精神世界。在没有新的思想和知识流入你大脑的情况下,你的创作力已经到了干枯的状态。
 
商:可是你呢?哥哥,你的作品为什么那么让人费解?为什么突破所有的条条框框?不按牌理出牌,由你掌控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平淡而真实的。你们的剧组可以扛着摄影机走上大街,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完全打破了电影摄制的传统规律,你们文艺影人在转变着电影的传统观念,一次次地破旧立新,一次次地推动电影艺术的前进。我们商业影人不能推动电影艺术的前进,但是电影因为有我们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我们是电影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商业影人是很简单的,我们拍摄电影的模式也是既定的,有些电影,导演甚至可以不需要太动脑筋去拍,只需要花费时间和力气就行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活儿好干,并不是所有商业电影都好拍,商业电影很多时候耗费的精力要远远超过文艺片。美国电影《大象》,它的拍摄周期不到两个月,而商业大片《指环王》却用去整整3年的时间去拍摄和重拍,那么到底是商业电影制作困难?还是文艺电影制作费力呢?
 
文:电影制作周期和制作的难易程度,并不是衡量一部影片好坏的标准,更不是区分文艺片和商业片的标准。电影制作的周期完全要取决于这部电影的规模,这部电影到底是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战争与和平》,这部俄国巨著改编的电影,苏联和美国都曾经拍摄过各自的版本。《战争与和平》是典型的文艺片,而且是文艺片中的经典之作,它的制作周期和制作规模,就完全可以媲美同时代的任何商业影片。区分一部电影到底是商业还是文艺,首先是要看它的文戏有多少,因为文艺片是要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和生活,武戏和战争场面过多,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空间和时间给主角发挥,所以说,功夫片和警匪动作片几乎全是商业作品。爱情片也有很多商业影片,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爱情电影,很大一部分都是商业影片,因为美国的爱情影片娱乐性太强,它们不具备感动人心的力量。美国好莱坞的商业影片可以给关注带来感观刺激,但是不能发人深省,商业影片大多没有恒久不衰的魅力。
 
 
商:好!那么为什么《星球大战》、《E?T》、《乱世佳人》、《拯救大兵瑞恩》会具有这么旺盛的艺术生命呢?《乱世佳人》几乎是好莱坞黄金时期的一面旗帜,《乱世佳人》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但是它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文艺巨片。哥哥,难道你没有发觉现在我们俩人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了吗?《新天堂电影院》、《地中海》、《七武士》、《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等等,这些影片在赢得众多艺术奖项的同时,上映之后也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那么这些电影是不是也融合的商业元素?
 
文:是的,没有导演可以抛开票房谈影片,电影拍出来就是给人看得,没有票房表示没有观众。可是现在的电影市场风云多变,影响一部电影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一部电影在一个地方不卖座,就表示这部电影不受观众欢迎。《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在当时国内上映之后,票房成绩非常惨淡。谁能想到,《那山》在日本竟然获得空前成功,这部影片给引进公司带来上亿日圆的赢利,并且这部电影在日本艺术院线的放映周期长达一年有余。这就很有力的说明,文艺片也有很大的商业空间,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部电影不用指着一棵树上吊死,只要这部电影是一流的品质,那么它就肯定会得到观众的青睐。
 
商:说了半天,我们哥儿俩到底需不需要分得那么仔细?
 
文:不需要。
 
商:那就是说,商业片也可能会得到欧洲三大奖,文艺片也可票房拔头筹。是不是这个意思?
 
文: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是一母同胞,都是为了电影这个大家族的兴旺,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分得越清楚,我们就会受到越多的束缚,这样反而更加不利于电影事业的发展。
 
商:没错!
(暂时完,这场争论会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