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非昔比新农村

(2007-09-24 21:30:51)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旅行/见闻

分类: 关于一些过程
今非昔比新农村
  
    领导有事,派我代他参加为期两天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观摩会。大巴车早上8点半 从市内出发,下午4点半准时返城,整整8个小时,转了100多公里(应该有200公里,我对这个没概念)的乡村路,看了7个乡镇的示范村,领回一大摞文字资料。下车时组织单位有安排:明天早上7点钟自助早餐,7点半准时出发。
    感触颇深。一路上总想起我们儿时的新农村。那时刚上了小学,我们家搬进新农村。三间泥墙灰瓦的土房,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一模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上梁那天村里的孩子们观众天喜地抢喜糖的情形,叽叽喳喳的,像被一杆子捣了的麻雀窝。不管哪一家上梁了,我们都争着抢着去凑热闹,搬新房子的快乐似乎还不如抢到喜糖那般实惠。父母们还在为着把老屋拆了从老湾大湾或是前头湾统一迁到了山脚下而闷闷不乐,我们的欢笑早已弥漫了整个新农村的天空。有了新房子,家家户户住在一起,呼朋引伴简单多了。还有从城里来的工作队,偶尔派到家里来吃饭后,把神奇的粮票压在搪瓷杯子下面,每每得到时总有一种意外的惊喜。
    我们单位今年派出去的也有一个工作队,驻点村是接近邻省的偏远村,可能也是交通最不便利的一个村,不在今天的观摩范围内。今天第一站看的是一个叫东岳庙的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排排欧式建筑风格的新农村,真让我这等普通的工薪族眼红又咋舌。统一的布局格调,全是三层有尖顶的小洋楼,建筑面积足有300多平米,比城里建得最好的别墅设计得更合理。资金方面听说政府出了大头,农户出得最多的是劳力。想我们当初拼死拼活地往城里挤,买套一百平米的小户型几乎挣断了裤腰带,真是悔不该啊!
    接下来还有林业局的驻点村,最出名的是兰花大道,云集了80%亚洲最名贵的蕙兰,整个一黄金大道。那些以兰花起家的贵族农民们,斥资千余万,把一个小乡村建设得富丽堂皇,开门迎送天下来客。在水利局的驻点村,印象最深的是新修的水渠。清亮亮的水流过秋天的原野,金黄的稻茬,青青的萝卜,真想在那儿住下去,住上一辈子。清新的空气,一望无际的农田,纯天然狠不得摘一把带回家的绿色无污染蔬菜,一点点地加重了我回归乡村的心思。
    最后一站是一个干净的小村子,家家户户门口收拾得极为整齐,没有一点乱摆乱放的,若不是院墙头上走着一只老母鸡,那一排幽静的小院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乡村。知道明显有临时收拾的痕迹,但还是觉得颇不容易。那时刚下着一场小雨,老母鸡在墙头上走着,墙根下走着一群小公鸡,不知是它的儿子们还是它的情人,真后悔没有带相机把那情景拍下来。
    除了许多感慨和那一摞文件资料以外,我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在某人的老家摘得一束漂亮的芦花,将为我们未来的新家增添一点点田园或者新农村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