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九月
林九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50
  • 关注人气: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母亲一起听长篇小说

(2007-06-07 21:38:07)
标签:

母亲的智慧

与知识无关

    和母亲一起听长篇小说
    小时候,我们家的自行车和收音机是村里最时髦的家当。父亲转业时从部队带回那两个宝贝,外出时总把收音机挂在自行车把上,很得意的样子,惹得不少人眼红和艳羡。但我不喜欢,因为那样会让小伙伴们故意疏远我。有一次父亲带我上街,骑着自行车结实地和人碰撞了一下,不仅把坐在前杠上的我摔出老远,挂在车把上的他心爱的收音机也给摔坏了,而且再也没修好。父亲为此懊恼了好一阵子,我却暗自高兴了很久。
    我们家第二台收音机是母亲买的,那时我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那个收音机比父亲那个小多了,但在我看来却更漂亮一些。浅黄色的外壳,四四方方的,很是秀气。而且它没有提手,不能再被父亲挂在车把上。母亲说自从那个大家伙被摔坏以后家里冷清了许多,该有的声音还是得响起来。现在想来,其实声音有时也是一种氛围。
    除了撤销给我们听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小喇叭》以外,母亲自己最爱听的节目是中午的长篇小说连播。每天半小时,从不间断。母亲是个连小学也没上完的农村女子,13岁那年因为外公突然病世辍学时,还上着小学四年级。她曾经给我买过许多作文书籍,受益最大的却是她的这一爱好,无形中给了我关于文学的启蒙教育。我后来在困境中的救命稻草就是写了一些朴素真实有点感情的文字,基础可能就来源于此。
    和母亲一起听过的长篇小说中印象最深的有《蛙女》、《天涯孤旅》、《水浒》、《夜幕下的哈尔滨》、《暮鼓晨钟》等。上学时,中午母亲是必然要早早从田间赶回家做饭的,所以那个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听这个节目。放假的时候,母亲会把我们和收音机一起带到地里去,一集也不拉地听。如果我们不巧因为贪玩忘记了,母亲过后会把那一节给我们补上。母亲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她的复述似乎更加精彩,在村里她是出了名会说话的女人。
    听《蛙女》是在摘棉花的季节,有很多章节都是躺在棉花地里听完的。母亲一边摘棉花一边解答我的疑问,那对贫困而机智勇敢的父女通过母亲感性的讲解更加生动。我对黄浦江最初的印象也来自那篇小说。后来看电视剧《蛙女》时,母亲的心情非常激动,但我并不投入,因为我似乎更加迷恋那听来的故事。
    《天涯孤旅》在我四年级的一篇作文中写到过。是一篇关于理想的作文,我说长大了我要做一名地质学家,像那里面的女主人翁一样到祖国的大西北去,找油田,开发石油,就是吃再多苦,也要努力成功。那篇作文老师给了很高分,而且对我的想法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以后许多年,我都把地质学家当成唯一的理想,甚至在高中第一次按3+X分科时,我选择的X也是地理,不过后来取消了那种分科设想,我遗憾了很久。
    我最后和母亲一起听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暮鼓晨钟》,那时我已经上了高中。也是在一个暑假听的。写的是少年康熙,比二月河的《康熙大帝》还要早一些。我后来对清史的兴趣一半因为《一个王朝的背影》,最早的一半就是来源于这部小说。
    之所以记下这些,是因为突然想起我的母亲。她时刻不停地为我们的生活忙碌着,就是看电视手里也在拿着什么活计。她总想用她的劳动分担我们生活的压力,因为她一直觉得对我们的成长帮助太少。她只是一个连小学也没上完的农家女子,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长大了能有一份好工作和一个好家庭。她总说我们的今天都是靠了自己,她从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智慧的母亲,这一切和她受教育的程度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