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西班牙高铁西班牙王宫 |
葡西行流水账之六
打卡马德里
在西班牙旅游,马德里应该算是重中之重。自费利佩二世1561年将王宫迁到马德里,马德里也建都好几百年了。宫殿、教堂、博物馆;雕塑、花园、歌剧院。精彩聚集,可看,可欣赏的东西很多,应该是给旅行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遗憾的是,一路走下来,只能说对马德里有印象,而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真是不多。
太阳门广场上的零公里牌那里照相的时候,听说一句话:在此照相,就一定会再到马德里。走了一趟马德里,确实感觉应该再去看一看。马德里到处都是可以留念的地方,打卡的地方很多,很可惜,不少该打卡的地方,我们都没有到。如塞万提斯纪念碑、托莱多门;该走一走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去走。例如几个花园,池丽,摩尔人。当然,说池丽公园太大,摩尔人花园也大,旅行安排上可能会有困难,但萨巴蒂尼花园,一个修剪得像是迷宫一样的,精制的小花园,它就在皇宫边上,我们路过了,离我们吃饭的唐厨酒楼也不太远。而塞万提斯纪念碑所在的西班牙广场就在唐厨酒楼的对面。我们都没有走到,真是挺遗憾的。
从另一个方面讲,也许是对马德里的期望值太高了。马德里是那种应该打卡的地方很多,让人会感觉再有几天也都看不完,但是,像圣家堂那种景点,像罗马水渠那种让人终生难忘的建筑,却一个也没有。这就是我对马德里的整体印象。
第一天到马德里是下午时分,到太阳门广场打卡留念之后,去了一家本不在行程之内的西班牙小吃店,参观了一下西班牙特色的“大排档”。之后路过了皇宫,路过了西班牙广场,在唐厨酒楼吃了饭,就回酒店休息了。第一天的行程,仿佛是让人们蜻蜓点水一样地感受了一下马德里作为首都的繁华,好像还没有找到参观的重点,草草地就结束了。如果真有正餐主菜的话,第一天的行程可能算是餐前开胃酒,让人简单地感受一下马德里的风貌。
太阳门广场的零公里标志
马德里城市标志
在太阳门广场上的是
从太阳门广场出来,我们路过了主广场,主广场上有费利佩三世雕像
主广场上的几个拱门挺漂亮
主广场上的边上的“蹦的”
一家著名的小吃店,西班牙式的大排档
可能算是一个“老字号”
卖的东西似乎不便宜
点的东西都不多,主要是聊天
人非常多,买卖也非常好。可能吃的东西不重要,是一个社交的场所。
马德里市政厅
在王宫附近,我们从西班牙小吃店出来,去唐厨酒楼吃饭的时候路过。广场靠里是边有阿尔瓦罗德巴赞将军纪念碑
在市政厅附近的一个小教堂
第二天上午的行程很精彩,在流水账的第五篇已经说过了。而下午,也就是在马德里游览的正餐主菜,怎么形容呢?还可以,没有太过惊艳,留下了一些印象。
伯纳乌体育场就没有话说了。一个体育场外观,能够看到什么?!对某些偏执的球迷们来讲,它可能算是一个圣地。对一般人讲,没有太新奇的外观,看一看图片也就够了,用不着到现场看。这和很多著名景点还不能比,有些景点看外观是可以的,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甚至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因为它们都独特的外形,有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一眼就分辨出来的特征。而且它们高大,站在它面前,就能够感受到震撼。伯纳乌就是一个一般的现代建筑,既不高大,也提不上宏伟,只是因为皇马名声在外,给这座建筑贴上了一个特别的标签,所以说,这只能算是一个打卡之地。体育场外停有很多的旅游大巴,看来到此打卡的人并不少。体育场外也做一些推广活动
伯纳乌体育场就是著名的卡斯蒂亚大道边上,在这条路上,有哥伦布纪念碑
普拉多大道是卡斯蒂亚大道的延长去博物馆的路上,为找停车位在这条路上转了两圈,看到了西贝莱斯女神喷泉
白色的建筑是西贝莱斯文化中心
同样在普拉多大道上的海神喷泉
马德里火车站前的一处喷泉
马德里火车站
第二个节目是普拉多博物馆。讲道理,旅行中能够进博物馆参观,说明旅行安排得够档次。大牌博物馆说不说了,像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肯定都是旅行社的招牌项目,这一类的博物馆项目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对于到马德里旅行的很多旅行团来讲,到普拉多博物馆参观,可能并不在安排范围之内。因为它的内容相对小众一些,以绘画雕塑为核心。远不如英国美国法国的几个大博物馆那么出名。博物馆东边坡上的
可能随着中国人在外旅游人数的增长,很多旅游景点都增加了讲汉语的,自动讲解器。普拉多博物馆也有这种讲解器,让参观的人,能够相对详细地了解一些名画、雕塑的作者,作品的特点。很可惜,这家博物馆内部是不让拍照的,也不好说它不够大气。但是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维娜斯都是让拍照的。人家进一次卢浮宫都是收获满满,回来之后可以长久品味。本来西班牙自己的宣传,就跟不上几个文化大国,而对于自己民族的一些艺术品的保护,也不应该仅仅在这方面做一些限制。其实戈雅也就在西班牙出名,在绘画界,艺术界出名,对于一般的旅游人士来讲,可能会看过一两幅很有特点的画作,但对于这种提不到世界级的艺术家来讲,让旅游人士口口相传,对博物馆来讲,可能更有益处。即便很多的博物馆都有画册出售,但是当下人们对于纸质品的画册,因为它携带,保存,阅读都不够便捷,已经不太有兴趣了。
去了就不白去。普拉多博物馆有几幅画还是印在了脑子里。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大概看了有十余幅画作,不知道是因为到西班牙参观,要看西班牙画家的作品,还是因为导游对这些幅画作更为熟悉。总之,我们看的大部分是西班牙画家的作品,戈雅的最多。据讲解器介绍,这座博物馆还有很多欧洲知名的画家的作品,例如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提香;荷兰的伦勃朗,鲁本斯,德国的丢勒等。
一幅是叫《枪杀起义者》。站在这幅画作面前,人们的视点一下子就会落在高光的,穿着白衫,举着双手,表情惊恐的,被枪杀的起义者身上,以及那些为他们痛苦的人们。而对于要行刑的军人,只给了一个背面。作者表现手法很直接,主题也很突出。不让拍照,这是网上的截图
另一幅是《查理四世一家》。作品画幅挺大,人物众多,包括作者自己。我本人对这幅画的记忆,主要是看到了真迹,特别是能够看到画家留在布面上的一些笔迹。它展现了画家的一些创作手法。整个画面人物表情虽然很丰富,但看上去如同早期的照片,焦点不够准确,有一种朦胧的效果,但是在人物的徽章,手饰,一些金属性质的物品上,画家简单地几笔,在同样显着朦胧的物品上,堆上了一些泛着金属彩色的颜料,使得这些物品显得十分的清晰。经常在网上看一些短视频。现在人们经常用延迟摄影的办法介绍一些油画的绘画过程。通过这些视频,能够看到画家是如何一层层地堆砌色彩,从而表现出物品人物的层次,光感。相比很多中国画,一挥而就,大写意。不知这是叫技能,技巧,还是什么手艺。总之,与艺术关系真是不太大。
网上截图
还有一幅让人感动的画作,是一位不太出名的画家,弗朗西斯科·普拉蒂纳画的。据说是他29岁的时候的一幅作品,《疯女胡安娜》。历史上,胡安娜的地位很特别。她妈是伊沙贝拉女王,西班牙最著名的女王。她爹就是那位阿拉贡国王。她儿子则是大名鼎鼎的查理五世。但是,这一位从她妈哪继承的卡斯蒂亚王位的女人,被她爹,被她儿子,以她疯了的名义,关了几十年,直到死。而她疯的理由,正是因为她深爱的美男子丈夫腓力王子死了。这幅画的名字应该说是《疯女葬夫》。这幅画作把这位女王对亡夫的那种爱,那种因为心死的哀伤,表现得极为真切。爱一个人能够到这种疯狂的程度,真是令人感动。网上截图
我们还看了几幅知名的绘画如:《宫娥》、《织女图》、《手抚胸膛的贵族男人》、《裸体的玛哈》《穿衣服的玛哈》。还有一幅反映宗教题材的,打铁的绘画印象深刻,但是想不起来名字了。
作为在马德里最后的一个景点,我们在日落前去了王宫。如何形容马德里王宫呢,还可以,富丽堂皇。有精美的壁画,有精制的瓷器、金银器皿,非常漂亮的挂毯,还有一间专门描绘西班牙人印象中的中国,包括中国人形象的房间。还有一些王室的收藏品,例如被前国王卡洛斯一世打坏又修复的大提琴,等等。和普拉多博物馆一样,王宫的大部分房间不让照相,不能拍照,也就只能留下一般的印象。一句话,如果看过了欧洲其它的王宫,如凡尔赛、美泉宫、甚至瑞典的王宫,马德里的王宫,就可看,可不看了。欧洲王宫整体的安排都差不太多,个别的凡尔赛,可能更豪华一些,有些稍显简单一些。收藏品方面,有多有少。
王宫入口处的青铜雕像
王宫的外观
王宫的穹顶,挺漂亮
西班牙王国的国旗
名贵的挂毯和地毯
著名的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阿拉贡国王,女王的丈夫费迪南二世
王宫的对面就是阿穆德纳圣母主教座堂
当初,之所以选择这条旅游线路,其中一个原因是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那段旅程,是坐高铁,一是能够减少坐大巴的时间,二是能够体验一下欧洲的高铁。
总体上讲,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高铁,给人印象不错。马德里的火车站整体上也不错,天顶有一条透光棚,候车厅显得很明亮,大厅里还有花有草的,有咖啡厅等。当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怎么设计,车站也会是拥挤不堪,人满为患。马德里的车站人不太多,相对而言就显得宽敞一些。也许西班牙人很小心眼,在一楼候车厅里上个厕所都要收费,0.6€。而到了三楼进站厅,厕所才不收费。
马德里火车站的侯车大厅
高铁的站台
服务于残疾人上车的装置,有液压升降台,其实挺麻烦的。
最高时速,不到三百公里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整体感觉也不错,车速最高是接近三百,个别路段会稍有摇摆,总体上比较平稳。据说,西班牙是公共交通做得最好的欧洲国家之一。西班牙主要城市基本上都通高铁,因为国家比较小,从马德里到任何一个城市,高铁都是几个小时之内到达,非常方便。
很遗憾,这辈子不会再机会到西班牙旅游,自由行更是不可能了。对马德里说,拜拜,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