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西班牙塞戈维亚罗马水渠烤乳猪 |
分类: 游记 |
葡西行流水账之五
难忘的塞戈维亚
塞戈维亚的行程是在到达马德里后的第二天。
到马德里旅游,去一趟塞戈维亚,相当于到北京旅游,去一趟长城。两者之间在距离上差不太多,它比八达岭长城稍远一些。“不到长城非好汉”,到北京旅游的人,必定会去上看长城。一个道理,到马德里旅游的人,也一定会去塞戈维亚。在塞戈维亚可看的内容和景点的惊艳程度上,似乎要超过长城。自然,人们对于景色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像箭扣长城那种盘缠于崇山峻岭之间的人工建筑,世上也绝无仅有。不过,从文化历史角度来看,塞戈维亚还是会让人叹服,因为那里有一条罗马水渠。否则林达怎么会留下那么句话:看一看罗马水渠,从美国到西班牙的来回机票就值了。
之所以拿长城和罗马水渠相比。像箭扣长城,或者就说八达岭长城来讲,其壮观,其令人惊奇,其被称之为第八大奇迹,更多地说它的工程量,它宏伟程度。但是罗马水渠则不然,罗马水渠让人们叹服的,不仅是它的建筑难度,更在于它的奇特,它在建筑艺术上的完美。如果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讲,两者的建筑年代是相差着一千三四百年。不服不行,在相当于中国的汉朝的时代,能够有如此高超的建筑艺术,令人惊讶,不可想象。去过柬埔寨吴哥窟的人,或者看过安吉丽娜·朱莉《古墓丽影》人都会看到,整个吴哥窟,众多的建筑群,没有一处用到券拱,也就没有一个像样厅堂。吴哥窟建于中国元、明年代,比罗马时代晚着一千多年,但是当时的吴哥人却不知道什么叫券拱。罗马水渠则是双层拱,十多层楼高。远观其高挑轻盈,线条流畅完美,近看则是巨石筑垒,厚重坚实无比。人类建筑的奇迹。
人类建筑的奇迹完美极致
巨石垒就,厚重坚固
每块石头中心部位的孔洞,可能是方便吊装搬运而凿
“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塞戈维亚古城及其罗马水道桥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第9届会议遗产报告指出:古罗马水道桥位于西班牙塞戈维亚城,建于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全长728米,有双层拱,共有167座拱门,材料是取自瓜达拉马山脉的花岗岩,砌筑没有使用灰浆,手法令人赞叹。”
人类堆垒的最伟大建筑是埃及的金字塔,但它锥型的结构使得它不容易垮倒。但是罗马水渠这么高挑的,双层拱门式的建筑,全凭堆垒且屹立千年而不倒、不垮。不知当时的工匠有何神奇之术。在塞戈维亚被摩尔人占领时期,有一段水渠曾被拆毁,也不知人们从那些被拆毁的石料之中,看到没有,是否有什么榫卯结构。否则单纯的平面垒砌,靠重力平衡支撑,能够维持两千年不倒,那就有一个像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搬运一样,是个千古之谜了。
如1985年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说明,塞戈维亚古城是和罗马水道一并被列入遗产名录的。说明中还特别提到了“塞戈维亚城有建于公元13世纪的阿尔卡萨尔城堡,建于16世纪的大教堂,这些古老而美丽的建筑是塞戈维亚的骄傲”。
梅迪纳德尔坎波广场上的塞戈维亚民族英雄
广场上的狮身人面像,和埃及的一样,脸部被破坏。
她寓意是不是伊沙贝拉女王,不知道,但是女王确实是在塞戈维亚继位的
大去教堂的路上看到的古旧门,是关囚的,还是存钱的,记不得了。有着城市徽章的井盖
我们离开罗马水渠,就直径到了马约尔广场。当时导游提出大家转一转,参观一下塞戈维亚大教堂外观。因为在旅行团的游览项目,大教堂也是看外观。当时对导游的话有误解,不知道下面还有一个景点,感觉时间上有富余,就买票进了塞戈维亚教堂。因此,另一个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阿尔卡萨尔城堡,就没有去看,着实遗憾。
如果少看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有些遗憾,但如果到了塞戈维亚而没有进这座并不太出名的教堂,也可能也会有遗憾。因为这座被称之为最后的哥特式教堂,还真有一些让人眼亮的部分。因为过于丰满,被称之为贵妇教堂
首先说,这座教堂远没有塞维利亚大教堂那么宏大,也不如科尔瓦多有那种伊斯兰的混合风格。它就是一座在欧洲来讲,挺普通的哥特式的大教堂。但进入到教堂内部,一样让人有一种高敞宏大,气势威严的感觉。哥特式教堂的特点就在于有高耸的立柱支撑着的十字拱、飞券以及特有框架结构,使得内部空间足够宏大,教堂的长宽与高度相比,更敞亮,更宏伟,更威严。相比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虽然应用十分豪华的多柱结构,但上万平米的大堂,整体高度不足十米,感觉相对压抑。
教堂的长宽与高度相比,更敞亮,更宏伟,更威严。
主厅的穹顶
小侧厅的穹顶
小侧厅的穹顶
大教堂为3堂、3厅,半圆形的穹隆在教堂前部,后殿有多个祭坛。许多小祭坛的很多造像雕刻新颖。不像塞维利亚大教堂,很多小祭坛都用铁栅栏封着,不对游人开放。这里的设计很人性化,虽也有铁栅栏,但门是开着的,而且有人进入,灯光自动会打开,便于游人参观,拍照。
主祭台
小侧厅里的雕塑也都很精美
管风琴下面是圣马太像
彩塑很精美,周围的石雕也很精细
小侧厅也有栅栏,但是门是敞开的,人进入后,灯光会亮起来
复制到小厅里的彩窗
圣马可雕像
教堂里的许多彩塑,绘画都很漂亮,据说很多出于名家,不过,因为缺少中文简介,只是看上去精彩,而不知其内作者与其高贵在何处。侧厅的穹顶和大堂的穹顶设计上很完美。可能在顶部的彩窗不便很多人观看,在一个小祭坛里还把教堂顶部的彩窗复制下来,供人参观。这里还要特别提到,当时快接近中午,一束阳光透过了彩窗打到了教堂的一处墙壁之上,没有映出图案,只是一个五彩光团,祥和而美丽。
打在墙上的光影
通向花园的门廊
教堂的花园
教堂里收藏的壁毯相当珍贵
教堂的收藏品,
有些事儿,不明事由,也就讲不出道理。不知这座在欧洲并不那么出名的教堂,与中国有着何种特别的联系。在进入另一个大厅的时候,发现正有人在布道,而且旁边也有人在给布道的人和听讲的人不断地在拍照。走近一看,是一位中国的牧师在布道;一听,用的是普通话。台下坐着听讲的,也都是中国人,男男女女的,基本上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本来是想拍两张照片就走人,但是当时被一位穿着西装,手持对讲机的工作人员(秃顶的洋人)制止,一不让拍照,二是让安静地坐下听讲。当时是想表示:为什么他能拍,我不能拍。但是马上就明白,拍照的人,是人家特意安排的。当时语言不通,他又似乎不听你的解释,一时也不想生事,就生生地,无奈地坐在那听了二十多钟的布道。语言风格和所用词语不一样,内容和和尚讲经也都差不多,无非是让人信神,让人行善。中国牧师在布道,听众也都是中国人
当时教堂还没有看完,另外,也不是来听讲的,奈了一会儿,趁那位工作人员不太在意的时候,赶紧逃了出来。
在我们等着吃饭的时候,看到了这一群听讲的老年人从路边走过,他们似乎也是一个旅行团,可能是由教会组织的,专门到欧洲来游访的天主教信徒。
在塞戈维亚的旅游项目里还有一项是吃特色餐,塞戈维亚烤乳猪。如果说之前在塞维利亚吃过的特色餐,也就是在弗拉明戈剧院吃的那顿特色餐,与中国人的饮食风格相左,简直无法入口。相比较而言,这家烤乳猪,可能还算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吃烤乳猪的餐馆就在罗马水渠的边上,据说这家叫坎迪多餐馆(Meson de Candido)是塞戈维亚烤乳猪的鼻祖,从1898年起餐厅就开始经营烤乳猪。名气大了,自然来吃的名人就多,这家餐馆内部的墙上贴多名人的照片。据说前一任国王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也曾慕名前来品尝,在前台就有他们的照片。还有一点,名气大了,人们对其的风格自然也就会认可,而且往往会成为一种习惯的仪式。这家餐厅就有一种用盘子切乳猪,当场摔盘子的仪式。据说,这家店的老板,每天就管在那摔盘子。当然,每一次摔盘子,必定会赢来掌声和叫好。
烤好的乳猪,要等老板来“开盘”
老板要先致词
切肉
抛盘 烤乳猪看上去还能够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餐厅里悬挂着的火腿
老板还要负责查验预定人员的名单才能进入餐厅吃烤乳猪
餐厅外的凉棚也可以吃饭,似乎没有烤乳猪这道菜了。
我们进入餐厅吃饭之前和之后,都有人在排队等位子,据导游讲,这家餐厅,如果不是事先预定,那还是吃不上烤乳猪的。不过,尽管这家店名气挺大,似乎还是没有进入米其林的推荐名册,可能一星都不够。
当我们站在罗马水渠边上等车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片五彩云。在西藏的时候见过这种五彩云,人们称之为祥云,说它会给人们带来好运。我们见过了罗马水渠,不知算不算好运。到一处旅行,如果能够看到一两处让人惊奇,一世不忘的景色,可能就算是好运了。如果这不算,这祥云就白看了。因为之后,没有什么运气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