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日本

标签:
日本旅游京都金阁寺足利义满一休祈福 |
分类: 游记 |
走马观花看日本
之金阁鹿苑寺
从清水寺出来,到京都的一个日式餐馆,吃了一顿日式的鳗鱼套餐,之后去了金阁寺。
金阁寺原本算是俗名,因为寺中的舍利殿贴了金箔,民众遂以金阁殿称之,久而久之,寺院也因此被唤作金阁寺。什么东西叫惯了,叫的人多了,说不准就成了正式的名称了。就跟您问大多数北京人,正阳门在哪,人们都发懵。但是您问他前门楼子,没人不知道一样。现在这所寺院的名称叫金阁鹿苑寺。鹿苑寺是它的本名,也就是建寺当初叫的名字。但为什么叫鹿苑寺,这得问足利义满大将军。在奈良,春日大社那边,能够见到很多散养的鹿,叫个鹿苑什么的,可以理解。在京都,没见有鹿,金阁寺地处北山,也不曾是鹿苑。想来,当初创建者足利义满大将军在此设立禅院,并命名为鹿苑寺,会有他的道理,后人不得而知。
说起足利义满,八零后的小朋友们可能都能知道。知道一休和尚,怎么能不知道足利义满大将军和新右卫门呢?都是看日本动画片看的。但是,动画片里的那位大将军和历史上的足利义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足利义满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解决了日本的南北分立(南北俩天皇),统一了日本。他在政治上也是非常精明,而且推崇中国文化,是文武双全的一个人物。在东京的皇宫外广场上,还有足利义满的铜像。真实的足利义满肯定不会像动画片里的将军,那么幼稚搞笑。而且,历史上一休和尚和大将军有没有交往,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真实的足利义满,比一休和尚出家还早,也就是在1394年,一休出生那年,大将军就在这个他自建的鹿苑寺里出家,当和尚了。一休是五岁的时候,他母亲才把它送到了安国寺当和尚。一休十岁的时候,法名叫鹿苑院天山道义的足利义满就死了。足利义满根本不可能以大将军的身份与一休交往。
金阁寺因其金阁殿而出名。现在的金阁殿,看介绍讲,是1955年才重建的。原建在1950年曾遭大火焚毁,1955年亦原物而重建。殿外金箔则在1987年重贴。1994年金阁寺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金阁寺为三层佛殿,第一层为法水院;第二层为潮音洞,供奉着观音;第三层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着三尊弥陀佛。叫舍利殿,实际上从未安置过佛舍利。听同团的一位游客讲,多年前来日本旅游,曾登过此殿,那个时候,还允许游客上殿参观。现在一般人是不允许登殿参观了。
金阁寺的建筑与园林构造相融合。镜湖池,金阁殿,池水金殿,相得益彰。身影华丽的金阁殿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观,确实是精美如仙境;此外,镜湖池池水,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块深色碧玉,平滑如镜;裸露出水面的小岛上,则随其大小,种植了高矮得当,左右舒展的松树,前后左右又安置了大小不同的奇石,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此处虽小,亦越发精致,尤如一个大盆景。如果说金阁鹿苑寺算是一个禅院,那也应该说,这个寺院把中国文化传统中对美的理解、阐述都算是做到家了。虽然说,金阁鹿苑寺也例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它,感知它的,可能还只有受中国文化传统所影响的东方人。中国人、日本人、可能还包括朝鲜人(南北都算)。欧美人是不理解中国人所讲的阴阳五行,不理解中国古诗中所讲的对仗,也不了解中国历史典故(不知他们会怎么看金阁殿屋顶的那只凤凰,是不是把它也当成了西方人房屋尖顶上的那种风信鸡)。而不了解这些东西,对于它内涵的美,则难于感悟,难于品味。
金阁寺除了那些修剪的极为精美的松树外(包括据称是足利义满亲自栽种的,京都四大名松之一的陆舟之松。)还有养护得非常好的枫树,我们去的这个时候,有一些已经红了,红得不太多,但是也挺喜人的。
在金阁寺拍了不少的照片,虽然只有那么几个角度,只有几个主题内容,但是不妄称精,不妄称美。
金阁鹿苑寺,作为一个景点,面积不大,项目也不算太多。整个园子转下来,一个小时左右。当然,这只是观光,不停地走,有些地方缺少认真地品味,也缺少人与景致的交流。园内还有很多地方是不对游人开放的,可能只是接待施主,或者什么重要人物的地方。
此外,金阁鹿苑寺也是这次日本游遇到的,少有的几个收费的公园。这个公园的门票还特别有特点,是一道符,写有开运招福,家内安全的御守护,盖有金阁寺大印。可能,在这个寺院的祈福,更让人们认可。因此,在此,也请了两个御守平安的小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