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什么是幸福?
(2010-12-21 10:22:31)
标签:
幸福托尔斯泰家庭生活高考教育 |
分类: 感悟 |
读书有感---什么是幸福?
上周到外地出差。因为日程安排上有一天空闲,所以临去之前,找了一本闲书,用来打发时间。挑书的时候,只是看了看书名,没有看介绍,也没有具体翻内容。到看的时候才发现,内容和自己预想的根本不一样。
现在的书名都起得非常有吸引力,不管书的内容如何,书名总能设计一些卖点,吸引你来买。而内容上,也不能说是离着八丈远,但真不是你想看的东西。虽然还真没见着把《水浒传》改成《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的,但是现在光看书名,你肯定不知道里面会说些什么。
尽管说看到书的内容与自己所想有很多差异,但是老话讲:开卷有益!这本书还真让人认真思考一些问题。这本书的名字是《阶层是会遗传的》,一位叫三浦展的日本人写的。虽然这本书并未从遗传学的角度研究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份一千四百多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但是,他是从家庭生活的几个角度,分析了下一代人受到家庭生活的哪些影响。直接讲,他试图回答:孩子的、成绩好坏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通过调查分析,他得出一些结论,如:父母收入较高;母亲婚前收入较高,父亲、母亲、祖父学历较高,学习成绩好;饮食习惯好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甚至父亲的周末越能休息放假,孩子的成绩就越好。该书甚至给出结论说,“父亲能否周休二日,对孩子的成绩影响更大,甚至超出我们的预期。” “父亲有休息时间才能配合孩子学习。”在他的分析之中也指出,“亲子交谈”对于孩子的成绩及个人性格的成长有很大关系。
孩子学习成绩好,是不是就能够代表一切?这些话,还真不能这么说。尽管在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一考定终身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是,也不能说单纯讲学习好,就肯定能够让人进入上流社会。但是,该书所提出的一个观点,确实能够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孩子们的幸福,家庭的幸福都应该包含些什么样的因素。
现代社会,基本生活保障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已经不成为问题。甚至说起来,体面地生活,对很多人来讲,也不是什么问题。中国传统上讲,“五福临门”,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 ‘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凡是与物质生活条件相关的内容,如长寿、如康宁、如善终,基本上人人都能够达到。而好德、富贵,则与个人的生活追求,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五福”所包含的内容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非是遥远不可及。但是,当今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幸福,可能更多地表示在:生活追求,理想追求,以及最基本的正常生活伦理能够不能保障。更多地表现在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质”的目标之上。
孩子学习成绩好,当下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生活品质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个部分。东亚人对于孩子成长,对于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能够光宗耀祖甚为重视,它成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企望,是一个理想,是一个追求。对于很多家庭来讲,孩子成绩好,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甚至成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生活目标。很多中国的家庭,一切都围绕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转,以此为中心。幸福不幸福,完全压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这是中国很多家庭的幸福观。
那么再扩大一些,一般家庭、人生幸福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的第一句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段话,有人称之为安娜.卡列尼娜定理。认为它虽然没有具体地描述什么是幸福,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什么是幸福,基本的幸福,其内涵应该就是正常的、合乎于常伦的生活。家庭和睦,生活稳定,有希望,有理想,有追求,有进步,家庭成员内部也有正常的交流。这就是家庭、人生的幸福。
如果说现代家庭,从物质生活条件角度讲,只要您不是天天和别人攀比,天天按照名人们的生活状况来衡量,基本生活是不成问题的。买不起大“耗子”住公寓,买不起房子,租房子。买不起汽车,坐公交。总之,生活不成问题。问题在于能不能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能不能有一个温暖,和谐,和睦的家庭生活。能不能让孩子正常成长,给他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不能让家庭总有希望,总有追求。说起来,这些条件与买一套大房子相比,要简单多了,但是,很多人,大多数人却并未能够做到。其一是社会环境造就的。如在《阶层是会遗传的》一书中写到:就亲子交流的条件而言,“就现代社会来说,的确颇为困难,如果母亲是专职家庭主妇的话,或许还比较容易制造交谈的机会,但若是连母亲也在上班,恐怕就很难制造机会,增加亲子间的交谈,如果母亲能固定朝九晚五上班,或许还有一些机会,但若母亲是黄昏 或晚上才开始上班,甚至是周末上班的话,就很难找到时间与孩子交谈。”
其二是,人们的价值追求上,现代社会已经把人的心理扭曲了。追求个人成功(求官、求职),追求高薪,追求光鲜亮丽的个人形象,让人们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品质,失去了家庭幸福。很多人为了多挣钱,为了提职,一门心思在工作上,早出晚归,工作之余,还要陪客户喝酒到深夜。一周都不能和家人说上几句话,一个月都不能与孩子有过一两次谈话的机会,一年都不能带家人一块去一次出游。现代社会给了很多人成为富翁的机会,给了很多人发财、当官的机会,同时也破坏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毁掉了很多人,毁掉了很多孩子的幸福。
前两天看到网上有报道,很多北漂不堪忍受北京畸高的生存压力,转而回到了二线、三线城市。他们认为,在北京挣一万六,都不如在二三线城市挣八千生活更舒适。很理解这些人,生活在大城市,钱挣得多,机会多,但未必真有幸福。人这一辈子,很是短暂,追求什么就很值得思量。钱是生活必须品,但是,生活中只有挣钱,那也不叫生活,而如果为了钱,把别的都丢了,就更不值了。况且钱挣得再多,也带不走。幸福才是人们最应该珍视的东西。
留点时间与精力,品味和寻找人应该得到了幸福吧!什么是幸福,只要认真去品味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