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行记之三  草原传统节目

(2009-08-04 13:12:20)
标签:

烤全羊

传统节目

那达慕

哈达

旅游

分类: 游记

草原行记之三

草原传统节目

 

时间还早,我们几个想往东北向走一走。想看一看梁那一边有什么景色。度假村的东侧就是一个大的凹地,对面坡顶,耸立着两座大风车。我们穿过凹地,走到一处牧草厚密的漫坡处,借着那草原上特有的,紫色、黄色的小碎花,留了几张景。翻过坡脊,是一片平坦高地。远望东北,极目所至能有百十来里,很是空旷,除了草原的“树”,大风车外,一望无际的草场。同事们极尽肺腹之力,大声地呼喊,没有一丝的回响,声音被风吹走了,声音被草原上清晰的空气吸附了!

回到住地,三点多了,虽然导游一再叮嘱能不洗澡就不要洗,但是,几个人还是洗了。最让人尴尬的是,一位同事,当浑身涂满浴液的时候,没有热水了!当地的冷水,不是一般的凉!好歹换个房间再去冲,热水也没有了,一下子冻透了。后来才发现,热水器就给备了一箱水,水热了,就把温度开关调低了,热水用完没有自动加热,谁能想到这一出呢?好在多吃了点感冒药,这位同事扛过去了。

五点多钟,太阳虽然还没有落,但是厚厚的云层遮住了阳光,气温很快降了下来。这时导游召唤大家去看度假村为游客安排的表演,小型的那达慕,地点就在度假村外的空场。到草原,那能不看那达慕!赶到场地时已经聚起了一大群人,很多人拿着相机。高原的风很凉,气温估计也就在二十度上下,大多数人可能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了出来,还是冷!快六点时来了两个主持人,说了没有两句,话筒没电了。女主持人,一个劲地大声喊,再等一下,还有一个骑手没有到。一大群人顶着冷风在外边空等十几分钟,因为冷,时间显得很长。这个时候的云层很厚,但是正南方有一片薄云像是一个窗口,显露出不同的云色,有层次,有形状。云层下映出几位远去的骑手的剪影,一幅非常美的图画,特别像以前看过的俄罗斯风景画。

正式的表演到六点多才开始。有三个节目,赛马,拾哈达和摔跤。赛马距离有几百米,有四五匹马参加,如果没有看过英国的赛马,他们跑得就应该很快了,毕竟马种不同。然后是一个骑马拾哈达的节目,难度也算不小,也都拾了起来;最后是摔跤。只有四个选手,淘汰赛,摔出了一个“冠军”。

吃晚饭的时候,风愈来愈大了。进到了一个小餐厅,落座不久,有蒙古特色的一个活动就开始了,如同到草原下车时一样,着蒙古族服装的姑娘,唱着敬酒歌,又来敬酒了,这一次多了一个献哈达的内容,不过献的哈达不是白色的,而是兰色的,这里的讲究并不懂得。咱们的人都守规矩,按照要求去做了。因为几位姑娘是挨着屋子敬,着蒙古族服装伴奏的小伙子也跟着各个屋子转,所以敬酒献哈达的歌声、音乐在各个餐厅里持续的回响。

晚饭虽不如午饭,没有特色的菜,但也很丰盛,不像导游讲得,要改吃素。中午的时候,导游总是提醒我们要不要自费添一只烤全羊,或者烤羊腿。一是感觉太贵,一只羊要二千多块钱,一只羊腿也有五六百,太贵了吧!二是没有能力吃下,整个旅游团才十三四个人,以一桌人吃“三块肉”的水准衡量,真吃不下!所以大家拒绝了。也不算遗憾,晚饭的时候,临近一个厅的客人要了烤全羊,也算蹭着感受了一个过程,认识了一下这里烤全羊是什么样。应该说,这里的烤全羊,贵,似乎也有贵的道理。一是这里的烤法是闷烤,是把羊放在一个窑或窖里烤,不用明火。电视上看到过,新疆的烤全羊似乎是这种烤法,烤出来的羊肉外焦里嫩。我们以前吃过的是架烤,下面是火,上面是羊,随烤,随剥着吃,吃起来过于柴。比喻说两种烤法,类似北京的烤鸭,有闷炉烤鸭,有挂炉烤鸭。再有一个区别是,这里的烤全羊是体现着一种蒙古人的礼仪,作为一种为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一种带有荣誉的食品,上烤全羊的时候要有仪式,有歌有舞。

晚饭还没有吃完,雨就下上了,天也暗了下来。原来准备在外边搞的一个篝火晚会看来是不行了。导游讲,外面不行,就只能在餐厅的大厅里进行,一样的节目,唱歌、舞蹈。但是大厅也就二百来平米,人挤的满满的,而且一般意义的唱歌跳舞也没有什么味道。吃完饭,大家就陆续回住的“包”了。雨似乎已经要停了,草原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感觉雨后风很凉,就像冬天的风一样,一出门,人一下子就被吹透了。好在餐厅到住的“包”没有多远,紧跑了几步,进了“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