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尔山行记  之一

(2007-09-29 09:16:20)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游记
                  阿尔山行记  之一

    

北京到乌兰浩特就一趟火车,行程从到了乌兰浩特后说起。

走出火车站,虽然早了一点,还是被安排吃午饭。因为是地方上请客,喝酒耗得时间长一些,登车去阿尔山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旅游大巴一脚油门似乎就走出了乌兰浩特。这虽是一个地级市,但是相对于内地来讲还是太小了,比不上内地的一些县城。

出了市区,车一直向西北。周围很开阔,经过农业区,见到一些已经收获的农田,荒地还是很多。周围也很少见到村落,很少见到人。公路很窄,但是因为路上车不多,车还是开得很快。

 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后,进入了丘陵地带。感觉公路忽左忽右地不断地与一条铁路交叉。导游介绍说这是一条日本人为了掠夺大兴安岭的木材而修的铁路,公路是沿着这条铁路的走向修建的。七八十年过去了,日本人留下的痕迹还在。铁路现在还在用,也还是日本人修建时的样子。因为林区已经禁止采伐了,没有木材往外运输,每天只有一趟车,所以只见路,不见车。一条单轨铁路,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被废弃了一样。路途中还见到两片所谓的飞机包群,顺着公路的走向排开,一个个地相距不远。据称是日本人当年为对苏作战,修建的飞机库,实际上从来也没有用过。半球形的水泥拱包,高不过五六米,直径不过二十米,像一座座坟丘,死呆呆地扣在距公路不远的地方,既丑陋,又与周围的山色不协调。也许因为沿途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人工建筑,所以有这么个东西,导游也还是要说上两句。

行车两个多小时后,翻过一座高山,开始进入阿尔山市的地界。进了阿尔山市,也算进入了大兴安岭林区,周围开始出现大兴安岭特有的落叶松。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观察。落叶松的生长也确有一些特别,每一个山头都像个阴阳头,一侧长满了松林,而另一侧则光秃秃的,听说是因为落叶松喜阴,树总是在阴面生长。也许这和当地土层能够涵养多少水分有关。从山崖滑坡处看去,这里的土层很薄,厚的地方,不过三十公分,薄的地方只有十来公分,土层下面是没有风化的岩层。这里的植被看上去很丰茂,其实很脆弱。黑土层富含矿物质,但是薄薄的土层存不住多少水分,也存不住多少植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树长在阴面总是有它的道理。由于养分并不充分,无霜期又那么短,大兴安岭上的落叶松,三十年树龄的树,胸径也不过十几公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植的树,现在也只能做椽子用。

车快到了目的地的时候,随着白桦林、白桦与落叶松混生林的出现,让美景色突然间跳入人们的眼帘。阳光斜射到公路对面山坡上,白白的,似乎白的要掉粉儿的树干挑着一丛丛鲜黄的,不断闪耀着的树叶,映在蓝天之下,映在绿色的落叶松之中,感觉是那么鲜亮。而成片成片的白桦林,大片黄色,映在蓝绿之间如一幅水粉画。周围的几位同事,忙不迭地拿出相机,隔着车窗一通狂拍。十分挽惜,这不是自驾游,如果随时可以停车的话,是不会放过这等美景的!

太阳落山时,到了阿尔山市。阿尔山算是一个县级市,所辖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才四五万。听说市区不过八千多人,而且过了旅游季节人更少。市区似乎没有什么民居的建筑,有几座宾馆,东山坡上有一片固定的蒙古包建筑群。沿主干道,零零落落地有一些专业部门的两三层的招待所,如公路部门的疗养院,税务的招待所等。主干道西侧则是一片对外营业的别墅群。说是一片,似乎也就一二十栋。听主人讲,是政府出的图纸,私人出资,统一建筑的。每栋别墅都是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够住二十多人。如果私人租住,每间八十元,算是很便宜。房间里没有取暖设备,九月中旬,老板就已经为每位客人在床上准备了电褥子。也就是说,旅游季一过,人就撤了,主人也不会留在这地方。

 因为住的别墅只能提供早餐,晚饭是到一个餐馆吃的。感觉还是可以的,这个地方的人还是很实在的,菜不是很多,味道也不是特别有风味,但是招待得还不错。同行的部分人感觉不满意,所以第二天就又换一家。这家店名没有记住,味道也不错,菜给的量也大,大家感觉都不错。听旅行社的同志讲,这比到南方旅游吃得好多了。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一     阿尔山市主干道北望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一
  阿尔山市主干道南望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一
我们住的别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