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尔山行记  之二

(2007-09-30 11:09:36)
分类: 游记

阿尔山行记  之二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三潭峡中的白桦树
 

第二天一早,登车出游阿尔山森林公园。

出阿尔山市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五里泉,是一眼冷泉,阿尔水矿泉水即出于此。车停下让游客们免费自打。没有下车,别人拿上来新打的水,摸了一摸 ,确实很凉,瓶子外挂了一层雾气。

行车大约二三十分钟的时候,路过一个叫伊尔施的地方。这里是林业局和职工的住地,所以相对热闹一些。看到了商店,菜店,医院。日本人修的铁路,终点似乎就到这里。阿尔山市区是一个新建的旅游聚集地,阿尔山市的居民住在伊尔施的远多于阿尔山市区的。穿过伊尔施,车一直沿着一条建在森林小火车路基上的公路上行驶。路太窄了,遇到对面来车,两车就得找一个稍宽的地方会车,但是路边的景色却十分迷人。车出伊尔施不远的地方,路边有一些机器刚收割过的农田,也许是小麦,也许是油菜。在油黑黑的土地上,收割机留下的庄稼茬还泛着一层绿色,齐刷刷地,顺茬按一个方向延展、转弯,就像用粗毛刷油过的桌面。车时而从落叶松林中穿过,眼前的松林是那么密而不透,视线穿不过十几米,就被树干完全遮住了。当车沿着山侧而行时,看到山上成片的白桦木,成片成片的明黄色,又是一阵阵地感慨,不能下车呀!

不到二个小时,到了阿尔山森林公园的入口。景区还是刚刚兴建的,大门处没有什么设施,卫生间还是一排茅屋,名副其实的茅房。进了景区的大门,距第一个景点还很远,汽车还有几公里的路走,拐过一个三叉口后,远远地望见一座被红绿黄树木包裹覆盖下的山峰---- 天池岭到了。

天池大都是盆形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阿尔山天池也是如此。由于形成年代已久远,看着被漫山遍野高大乔木覆盖下的山峰,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曾是一座令人恐怖的火山口。天池岭不算太高,感觉相对高度不过百十米的样子。上山的路已经人工修整,齐刷刷的,一水灰色花岗岩石阶。上山的路途中,还有几处木桩木板搭建的休息台。确切地讲石阶路是架在林丛之中的,在很多地段,台阶并未直接落在地上,而是用地桩架了起来。为了保护一些树木,路还时不时会向左右错上一两步。走在石阶上,仰望上去,绿色树冠环抱着一片片的蓝天。阳光在个别的地方穿透茂密的树冠打在路面上。在这种地方照相,很容易出现“阴阳脸”,因为反差太大了。找了一处树阴,留了一个影。

阿尔山现在还算不上是一个旅游热点,刚刚开发,所以游人很少。年轻人腿脚快,没二十分钟就都不见了踪影。剩下几位老同志,三步一站,五步一歇,慢慢地向上爬。林中静得很,连鸟儿的叫声都没有。喘气回望的时候想起一句古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座山,没有鸟鸣,也提不上幽深,但是静是太静了,空气都被定住了,呼入呼出都让你没有了感觉。这也许是空气太透了,太清新了。好不容易登顶了,发现天池在下面。一圈绿丛丛的林木中,一汪清水,反映着天空中的蓝色。走一小段下坡的路,到了池边。池边也修了观景台。观景台很是宽大,为的是让游人出台也可以从几个角度取景。这盆池水实在是不大,椭圆形的,对面看去,有二三百米的样子。池边也长了一些苇草。听导游讲,这池水有一些特点,其一是旱不减,涝不增;其二是水中无鱼;当然还有其三,不知深浅。没有人测得有多深。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观景台上看天池

 

下山登车,行车不远到了第二个景点,三潭峽。三潭峽是哈拉哈河上游的河谷,因为流经火山熔岩地貌,河道间遍布着黑黑的火山岩,河水由北向南,在峽谷中流过,被岩石所阻形成几湾水。今年雨水少,所以也看不出明确的几个潭。河水流向谷口处,遇山而东折,在河水拐弯处的山坡上,也修了一个观景台。站在台上北望,三潭峽尽收眼底。三潭峽,取名于水,但景致所在并非于水,而在于河东岸陡峭山崖上的一片片松林,河西岸开阔地带的各色树木,以及河床里裸露的漆黑黑的火山岩。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三潭峡中的白桦树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红黄相交的美景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二

                                                    不知名目的植物

下午的景点是石塘林和杜鹃湖。石塘林的名称由来还真不清楚,进门的时候,光顾随着人走了,没有仔细看介绍。但是进去之后,就感觉这是一处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到处是黑黑的火山岩,互相堆挤着,有的地方形成一个拱起的石堆,有的地方自然的圈成一个不规则的圈,中间还留下一湾水。几十万年过去了,几十万年的风雨没有对石塘林中的火山岩产生丝毫的影响,如同刚刚被启封。每一块火山岩还都显得那么 “崭新”,没有一丝岁月打磨的痕迹。你可以看出熔岩在流动时是如何变形、扭动的;你可以看出从熔岩中冒出气泡后,包裹着薄边的一个个小坑;你还可以发现,如同泥瓦匠在装饰外墙时所运用的“拉毛”手艺,流动的熔岩拉出的一片片 “拉毛”,那些细细的“拉毛”由于冷却时间的不同,有的还立着,有的已经半倒。一切都像就发生在昨天。当然,对比这几十万年,或者说二十八亿年前的火山,石塘林中生长的树木,大都有了几百年、几十年的历史。在黑色的,缺少土壤的熔岩地貌上,生长着一丛丛的白桦、落叶松。黑地反衬出的白色树干和明黄色的树冠,又是一幅图画。

阿尔山的各个景点都相距不太远,从石塘林出来,行车不远就到了杜鹃湖。杜鹃湖得名是因为春天的时候,湖岸边到处都是杜鹃花。虽然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到了当地的深秋,杜鹃花是没有了,但是,映照在蓝天之下宽阔的水面,远处嬉戏的各类水鸟,湖对岸的草丛林木,一色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时间太紧,真感叹没有时间在这等美景下养神宁气,如果沿湖边修上一座别墅,面对湖水坐上两天,自当做一次神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