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阅读:生日礼物
(2012-11-27 22:48:46)
标签:
自闭症孩子阅读训练杂谈 |
分类: 教育训练 |
说明:这篇小文是甄老师特意给康编的,一共九篇,有应用文,也有这样的小短文。周末把几篇文章带给几位一起学烘焙的妈妈看,她们都很有兴趣,强烈要求我发给她们回家给孩子试着做。甄老师来那天这篇没给康讲,甄老师让康自己看,看了以后回答了几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他的程度。我看了一眼,告诉甄老师太复杂了,但甄老师还是坚持要让他试一试。提的问题包括王利明是男的还是女的,谁先来后到等(后面细述),基本都回答对了,甄老师很吃惊。今天下午,我给他细抠这篇文章,下面是我们教的过程,摸索着在做,欢迎朋友们丰富完善。
生 日 礼 物
王利明过生日的那天,她请了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第一个来的是李杰,李杰手里捧着一个大蛋糕,他对主人说:“祝你生日快乐!”第二个来的是赵芳,赵芳提着一篮子苹果,她对主人说“这是我给你的礼物,祝你生日快乐!”。三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到12点的时候,听到有人敲门,王利明打开门一看,高兴地说:“就等你了,快进来吧!”。李杰看着空手而来的张小华,问:“你的礼物呢?”张小华指着桌子上的鲜花回答:“我虽然来晚了,但是,我的礼物早就送到了!”大家有说有笑地坐在一起吃饭。
给康康讲解如下:
首先让他自己把文章读两遍,然后开始提问。没有问他文章的中心意思,概括对他有难度。
问题如下:
谁过生日---王利明
她过生日要做什么---请三个最好的朋友(低着头到文章里去找的)
请三个最好的朋友做什么---到家里吃饭。
帮他完整地说出来:王利明过生日请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
第一个到的是谁---李杰
第二个到的是谁---赵芳
第三个到的是谁---张小华
李杰送的什么礼物---鲜花。回答错误,之所以回答错,是因为他直接看的字:【李杰看着空手而来的张小华,问:“你的礼物呢?”张小华指着桌子上的鲜花回答:“我虽然来晚了,但是,我的礼物早就送到了!”】
让他读一遍文章的前两句,还是说鲜花,再读一遍,就答对了,是大蛋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确实有道理。
赵芳送的什么礼物---苹果
张小华送的什么礼物---鲜花。甄老师做过,没答对。估计是记住了,这次一次性就答对了。担心他是猜的,总共就这些东西,剩下就鲜花了。于是再问:你怎么知道张小华送的鲜花?答不出来,提示让他找出文章里的相关句子。
张小华的鲜花是怎么送来的?答张小华。告诉他张小华是空手来的,不是他自己带来的,让他想,还是想不出来。正好今天有一位美国阿姨托回国的朋友给康带了礼物,刚刚快递到家。举这个例子,问他美国的阿姨来我们家没有,答:没有。那她没来我们家,但是她给你的礼物却已经送到我们家了,怎么送来的?快递。于是再回到张小华的礼物,他就顺理成章地知道了,说是别人帮他送来的,快递来的。
谁是主人---李杰。答错了。让他读文章的第一句话:王利明过生日的那天,她请了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读完再问:谁过生日---王利明。接着问谁是主人,还是乱说。
再让他读【第一个来的是李杰,李杰手里捧着一个大蛋糕,他对主人说:“祝你生日快乐!” 】问句子里的“他”是谁,是李杰,答对了,再问,李杰是主人还是客人,是客人。答对了。再问:客人到谁家吃饭,答:王利明。最后问:谁是主人?答:王利明。
后面再问赵芳是主人还是客人---客人。
三个最好的朋友是主人还是客人---客人。
谁12点来的是谁---张小华
下面的问题难度增大,是上次甄老师设计的,康回答对了,甄老师特别吃惊,感慨康的进步太大了。我也吃惊,暗想这大半年给他抠时间的概念看来没有白做人,出效果了。
有一个客人是11:30来的,还有一个客人是11点来的,谁11:30来的,谁11:00来的---赵芳11:30来的,李杰11:00来的。
再问:为什么赵芳11:30来的,李杰是11:00来的---因为李杰早,赵芳晚。尽管他回答对了,但这里的早晚判断我觉得他是根据11:00和11:30这两个时间。
“就等你了”,你是谁---不知道。让他再读【三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到12点的时候,听到有人敲门,王利明打开门一看,高兴地说:“就等你了,快进来吧!”。李杰看着空手而来的张小华,问:“你的礼物呢?”】,读一遍就回答正确,“你”是张小华。
“大家有说有笑地坐在一起吃饭。”问“大家”是谁---是王、李、赵、张。回答正确。
王利明为什么请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不知道。再让他读第一句“王利明过生日的那天,她请了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读完问他王利明有什么事?还是不会。最后讲因为王利明过生日,所以请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庆祝生日,才明白。奇怪,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好回答的啊。
他们吃的是午饭还是晚饭---吃的是晚,没说完立即又改成吃的是午饭。估计是在蒙,再问:你怎么知道吃的是午饭?不会答。让他把全文读一遍,读完答:吃的晚饭。还是不会。只好让他读,读到“三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到12点的时候,听到有人敲门,”立即停止,让他指是几点,12点,问他12点是吃午饭还是晚饭,当然就没问题了。
他们在家吃的还是在外面吃的---不会,最后是让他读“王利明过生日的那天,她请了三个最好的朋友到家里吃饭。”然后指着“家里”他才明白的。
王利明是男的还是女的---女的。为什么---指着女字旁的“她”。
李杰是男的还是女的---男的,指出“他”
赵芳是男的还是女的---女的,指出“她”
张小华是男的还是女的---女的,回答有点不确定。再问,就含糊了,低头到文章里找,没找到答案,我再问:看得出来吗?答:看不出来。告诉他,文章里没有他也没有她,确实看不出来,所以有可能是男的也有可能是女的。
最后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结束。
从这篇小文章来看康,他在理解上思维上时间的感知上确实进步不小。明天再接着写另外一篇难度低一些的。
关于甄老师编的小教材,都是实用性的思路,比如九篇中好多篇都是通知、寻人启示、寻物启示等等,甄老师主张先读关系,比如时间关系、人物关系,逻辑关系,最后再读人的心理,心理是最难的。自己编教材,想好哪类文章提升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她说,阅读读的是生活,通过阅读理解生活,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从而通过思维,读懂生活,理解社会生活,最后达到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