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待人接客

(2008-11-12 08:09:03)
标签:

自闭症孩子

社会性训练

教育

分类: 小学生

周末,表姐从外地来我家,表姐同学到车站接了送过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高兴的莫过于康康。早晨起床后就开始盼望,看时间问几点到。终于到了,不用我喊,小子立即起身到屋外迎接。他认识大姨,但不认识大姨的同学。他是如是表现的:走到表姐同学面前问:叔叔,您贵姓?叔叔略为有点吃惊,赶紧回答:免贵,姓尹(回答还很正式)。康康:尹叔叔,您好!叔叔微笑夸奖他真乖。然后康转头问我:尹叔叔的“尹”(yin)有“n”吗?估计除我之外他们是听不懂这个天语的。两个月前,这个“n”的问题还没有出现,那时的问题是笔划。人家自我介绍完毕,他会若有所思地说:某某字是几划。笔划之前的问题是“您”下面有“心”吗?再往前就不说了。

中午去饭馆吃饭,表姐同学争着买单。老同学来了他要表示表示,并且他是唯一的男士。争不过他,回到桌上,我对康康说:康康,今天是尹叔叔请你吃涮羊肉。康康听我说完,侧过头对着旁边的表姐同学说:谢谢尹叔叔。表情语气都很自然。最近他的这种简单交流比前段时间要正常一些了。

写到这里,想起春节前的一件事情。一位工人来我家装电视,一进门康康就发现这位工人伯伯的牙齿有点问题,立即凑上前去问:伯伯的牙掉了吗?距离非常近,并且一付很好奇的表情。搞得那位工人师傅有些不知所措,我也很尴尬。但还是抓住机会,告诉他,不能够这样问伯伯,这是不礼貌的。反复告诫对他还是有点作用的。

这样的交往方式,一方面说明他无法不能够恰当地把握人际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可以说什么话,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他关注的,都是些细枝末节的,比如谁的嘴唇干不干啊,有没有起皮啊,谁的手皴了啊,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是那个总结,别人关注的都是他不赶兴趣的,他感兴趣的,都是别不不关心的。

情感型交往,对于康康的能力来说,几乎不太可能。工具型交往,如果能够掌握得恰当好处,运用自如,我也就满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