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探视后康康和源源的日记
(2008-07-21 20:56:31)
标签:
孩子社会情感发展教育 |
分类: 小学生 |
住院的那个星期六,康爸率家中众老小到医院探视。康康实在太想妈妈,手术当天孙洋叔叔他们送饭,他就爬上车要到医院看妈妈,被他们捉了下去,康爸提前打招呼说担心他到医院添乱不让来。搞得我心里很难受,竟然不让我儿子来看妈妈。
在念叨了一周之后,我告诉康爸,一定要带老的小的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另外,也相当于带他们出来玩玩,安排好在医院呆一会儿康爸就带他们吃肯德基。
在病房看到我,康康的表情是很紧张而又小心翼翼,小声地说妈妈生病了,耳朵流血了,过来轻轻地拥抱我,儿子确实有进步。之后,他跟源都爬到我的病床上躺了躺,小孩子的好奇都一样。
晚上,在病床上无所事事,给姐姐打个电话(不能听电话只能用免提),告诉她安排俩小子写日记,内容就是今天到医院看望妈妈(二姨)后的记录。附加条件是:五六句话就行,独立完成,为避免他们相互抄,让他们在两间屋分开写,半个小时完成。担心任务布置下去执行不力,补充的奖励条件是,写完了可以玩电脑。
9点多钟再打电话回家,告知日记已经写完了,俩小子举着电话轮流读给我听,差点没把病床上我的笑晕。现原文照抄两个小朋友独立完成的日记。
源源(7岁,一年级)
我看二一(姨)时我hen tong xin(很痛心)【他痛心?在病房外面跳来跑去,想着要吃肯德基,欢着呢】,hai(还)有他ge(给)我那xie(些)玩具dou bei zheng huai (都被整坏)了。我dui(对)不起二一(姨)。
康康(10岁,二年级)
今天去协和医院看望妈妈,妈妈生病了,耳朵流血了,妈妈做手术,我去肯德基,吃脆皮甜筒、暑条、番茄酱、鸡翅、鸡块、咖啡【幸亏那天就吃了这几样,否则这篇日记会很长】。
点评:源源的日记,尽管“痛心”一词有待商榷,且不说他是否真痛心(当然肯定不是啦),但他知道这种时候应该是这样的感受,并且能够基本准确用词语表达出来,很不简单。从这点看,源的社会情感发展很正常,而这点,正是康康所缺失的。
康康仍然只能够描述他所看到,所经历的流水帐,不会表达感受。平时记日记,感受部份必须在我们的提醒和帮助下,才能够表达出比如高兴生气等最基本的。
另外,源能够通过看到二姨生病,联想到二姨送他的玩具被搞坏了,觉得对不起二姨,这种联想和想象更是康所严重缺失的。
那天康康在医院主要关心妈妈这只耳朵流血那只没有流血,这只可以摸那只不可以摸。而源源问的问题是打麻药痛不痛,从哪打进去的。
关于两个孩子的比较,不想过多描述,基本上没得比。关于两个孩子的趣事,慢慢再记录。
两个孩子的日记,请大家继续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