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老师笔下的康康 之四

(2006-07-06 22:52:43)
分类: 幼儿期

写在前面的话:2003年11月,康康来到以琳开始正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评估后分在四一A组。经过一年的训练,2005年元旦,从四一A组升到三一B组。春节后,再一次升组,升到了二.二B组。尽管我并不十分在意升组,但从这条上升的曲线上,我们看到了康康进步的轨迹,感受到他从量变到质变的喜悦。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升组后,张春华老师接手康康个训,在张老师带康康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就康康的学习、训练、以及行为等方面有许多书面沟通。
因着张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我得以将这些宝贵的文字贴在这里。

张老师不仅是良师,更是朋友。

以下内容包括两部份:我们的沟通记录、张老师的日记

2005/10/9 张老师邮件
ZW:你好!
今天上午康康在阿姨的授意下给我打电话。然后我和阿姨聊了一会。我们一致认为康康现在处于开窍期!教什么会什么,并且还教1会2!这正是我们期望的,也是令我们欣慰的。只要他是处于着状态,只要他是在呈现加速度前进着,我们就开心,我们的梦想就能成真!
 我真的希望康康马上进入普通小学上学!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将他面前的障碍尽量地扫除再扫除。所以,我教什么内容,一是我需要思考,二是需要你也给予很多建议,这些,都由我们共同制订。我总结了一下,现在需要教的内容有:    
1、发音    
2、认识拼音   
 3、数学基础:数字的大小比较------三者比较:最大最小-----数字大小的书面写法-----数字的合成与分解----简单的加减法。   
 4、生活中的基本句子口语表达(口语指令需要继续进行)    
5、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的认知和遵守
你认为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05/10/10我给张老师的邮件
张老师:你好!看来我们真是心有灵犀,最近我也在考虑康康的学习问题,希望他能够借这股强劲的东风,更上一个台阶。结合你谈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考虑
1、 发音:这是当前需要加大力度做的,突破发音障碍,对他与人沟通和自信心的建立都将有巨大作用。好在他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学习动机很强,要让他将正确的发音形成习惯,代替他以往含混发音的习惯,估计还要一段时间。但值得高兴的是,许多音在提示下他能够突破了。
2、 拼音:可以照常进行,这次回家我没试,不过他看卡片中认识的拼音,读完汉字后都会大声地读出这个拼音的发音。
3、 数学基础:你循序渐进的方法非常好,目前他已经会了听数取物、数的排序(倒排顺排),数的位置,相临数的概念,近期数的大小、多少好象也差不多了,放假回来我试了试30以上数的大小比较,他有些不自信,可能还需要巩固;不知为何在课堂上他发挥要好些,看来还是方法的问题;
数字的合成与分解----简单的加减法,这个可能会难一些,什么时候教我没有底,听你的。
4、 语言方面:康康描述性的语言还是比较少,更多的是需求性的语言,可否用实物让他描述它的功测、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等)第一步:让他描述(可让他先看着实物再逐渐地撤掉实物_;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第二步:让他听描述。我特别希望听到他有感而发,比如带他外出看到一辆车,他会说:红色的公共汽车,可是没有,基本没有过这样的情景,更多的是看到他喜欢的食物,直接说出这个食物的名称,而没有任何修饰。或者说:这是**。不知我是否表达清楚。先让他有基本叙事能力,表达感想是之后的问题
5、 时间概念、空间概念、顺序感,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等概念的建立。放假回家走的那天,他对阿姨说:公共汽车、火车、爸爸车,说明他还是有顺序的概念;空间概念也有了,以前到了青岛他不明白北京青岛的转换,但现在很清楚了。走的那天晚上吃饭时,他要吃米线,我说晚上去火车上吃,他立即反对,说:不回青岛。说明他知道坐火车是要从北京到青岛。暑假回京带他去一个小朋友格格家玩,回青岛后他老说:北京有格格家,青岛没有格格家,北京有付叔叔,青岛没有付叔叔。
6、 抽象思维的建立,发展他的想象能力,比如猜谜语,他要将物品的特点、功能等认识并记住了,才能说出来,凭脑子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我发现他居然能够猜很简单的谜语了,比如雨伞的,苹果的,当然不能脱离他学习的内容,你看可否在课堂上做一做。
7、 关于提问:我得先检讨,我们做得很不好。去年五一的时候五天时间我教会他问:妈妈呢(因他看不到妈妈就找),写在纸上,故意藏起来,结果很快就会了;后来阿姨教会他问:怎么读,也很快就会了。由于没有接着教别的问句,结果他就自己运用已掌握的,比如不会唱的歌,不认识的人,他都问我:怎么读。所以我想下一步一定要教会他别的问句。这是什么(谁)、在干什么、在哪里,你看怎么样?(什么时候、怎么样、为什么可放在下一步),为什么目前我们常做,但他通常都不明白。带他外出,走路回来他累了不想走,要求我背,问他为什么,他指着肚子说:因为肚子痛,其实他肚子不痛,但这个理由还是可以的;后来爸爸来接,他又要求爸爸背,问他为什么,就乱说一气:因为吃了羊肉串(他确实刚吃了羊肉串),看他认真地找着理由回答出来的答案,让我们忍不住大笑。他还不明白许多事物的关系。可能从更简单的入手要好一些,比如:洗完头他要吹电吹风,可以问他为什么要吹电吹风;洗完手问他为什么手是湿的;不管他是否明白,多问多告诉他总是对的。
8、 阅读:听说有一套卡片叫”学说一句话”非常好,切合生活实际情景的,但我没有买到,再找找;现阶段可用简单的图画书代替。阿姨和他在家的读句子练习,可能有些枯燥,没有图片衬托,康康的兴趣不大,总是急于求成完成几遍就了事。阅读是很重要的,目前康康的能力还弱了些,但一句话或两句话有点情节的应该还是可以的。
9、 行为规范:社会规范还需要加强,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能翻别人的包。可以教他问:我想要这个东西可以吗?别人认可则可以,别人不同意就不可以,一定要态度分明。我会跟阿姨谈,其实平时阿姨都在教,只是康康还是不太能够约束自己。比如上公交车就想坐,以前是让别人起来他坐,通过教育,现在明白一点了,是靠在别人坐位旁边坐,不叫人家起来了。
还有就是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东西拿放归位,学习用具、生活用品、衣物等等,这点他特别不好,完全是自由散漫乱搞一气,我们有责任,平时对他约束比较少。以后上小学过集体生活,必须要有这些好习惯。我想到在家用结构化的方法,贴标签,什么东西放哪。
10、 人际关系:认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爸爸是爷爷的儿子,康康是爸爸的儿子,谁是谁的爸爸等,目前他有点概念,但还比较混乱。
人的职业,也要教,注意平时随时教。还有就是公共设施的名称功能概念,邮局、学校、医院、电影院、超市等等。
与人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女孩子不能够亲吻,与别人只能握手等,不能上女厕所,不能在外随便尿尿等。
张老师,思路比较乱,越写越发现需要教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而且需要我们平时在家里教、在生活中教的是非常多。还想听听你的建议。另外,不知康康爸爸今天有没跟你谈加课的事,个训课上他学到的知识非常多,如果合适的话,希望能够给他加课。

2005/10/14 张老师贴子
昨天上个训课时,康康突然喊了一句“妈妈来了”!我猛转头,发现什么也没有。一下子回过神来,康康爸爸刚离开青岛,妈妈也根本不可能这两天来。等我再看他时,他已经将喜欢看的卡片搞到手!因为那套卡片对他太简单了,就象五年级的学生看一年级的课本一样。他总是很想看,我也只是偶尔给他过过瘾。他这种声东击西的做法实在太多了,这次我真的没有预料到。想不到被小徒弟算计了一回。
小家伙过了十一从北京回来以后,感觉懂事了不少,也开窍了不少。在7月份时,我给他做了几本小数学书,应用题性质的,一页只有一道题,例如:“妈妈买了2个橘子,爸爸买了3个橘子,一共有几个橘子?”康康认字很多,我就鼓励他自己读题,然后再借助两只手将加法题(10以内)算出来。当然,这一步我们用了大量的实物进行基础性的演示练习,因为开始的时候他怎么也不明白。尤其是我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积木,问他:“康康,老师再拿来一个积木,桌子上就会有几个积木?”因为我只是问而没有将第二块积木拿过来,所以,他无法想象答案应该是什么。我们就一次次地将积木真的拿过来,后来,即便我不将第二块积木拿过来,他也渐渐地知道了应该是有两块积木在桌子上。这是抽象思维的一个突破口。这一关通过了,接下来就比较容易了。但我们用自己做的小数学书依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练习。他很喜欢,很喜欢对他有挑战意义的课题。他很努力。
暑假回来后,我们就开始做量的多少比较,这一步对他很简单,很容易地就通过了。从量的多少比较到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就颇费周折了,这是一个很长过程的练习,一旦出现懵懂现象就立即回到量的多少比较上去,然后再回来。这样进行了大约一到两周,终于脱离了量的比较的帮助。接下来,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有一段时间,只能找大的数字,找小的数字需要先找出大的,再将大的排除掉,才可以顺利地找到小的。再后来,大小数字随机指令(期间曾经借助过“大小”字卡)的时候,他就已经很容易地分清哪个大哪个小了,也很容易地将没有学过的数字进行比较了,他的学习的迁移能力充分表现了出来。
这一周又进行了数的合成的练习,我让他自己用彩笔演示,比如,他左手拿2个彩笔右手拿3个彩笔,表示2和3的合成。他很喜欢这种实际操作和边操作边记录合成结果的形式。目前10以内的,还不是太熟练,还需要几天的时间,脱离实物演示也需要大约一到两周的时间。按康康现在的接收能力,或许会快一些。
这一周发音训练的重点是“t”,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现在已经能在有演示的情况下发音正确,积极性很高。“t”与“u”合成在一起“tu”还有难度,很受挫的样子,需要先缓一缓进行。
感触比较深的一点:当教会孩子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如果他非常喜欢这个他已经很熟练了的项目,要适当地在这个项目上多停留一段时间,让他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那一段时间里一直充满他的内心!当然,我们可以悄悄地小小地(不要太大,千万不要让他自认为很熟练的项目上再次受挫)扩展一下,为下一步项目做准备。
2005/10/18 张老师贴子
康康在上球技课时,如果球技室的门突然打开,康康就会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大喊一声:“妈妈来了!”可想而知他那个小脑袋里日思夜念的人是谁。因为,妈妈来青岛,对康康来说,向来都是不速之客,往往是康康在家里做着什么作业的时候,有人敲门,那个人常常是妈妈。在青岛没有别的亲友,很少有别人造访。就象WAWAYAYA的故事里边讲的,娃娃想妈妈的时候就画妈妈的像,然后妈妈就来了。康康也多么希望是这样的啊!
2005/10/20 张老师贴子
近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康康喜欢抱人的胳膊,尤其是我的胳膊。我怀疑是不是妈妈不在身边,有点皮肤饥饿现象。今天个训课上,他又趁我不备拉过我的胳膊,把小脸凑在上面。我不解地问他:“我的胳膊怎么了?”他小声说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楚。又让他说了一遍,还是听不清。第三遍我要求他大一点声音,终于听清楚了——“好白啊!”我一下子楞在那里,从他口中自发地说出一句感叹句,在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紧接着再问,他又说了一次。后来,做了几个项目以后,我再问的时候,小家伙又改为“有点白”(哈哈!)。我问他的衣服怎么样,他说:“有点绿。”(今天他穿了一件浅绿色的T恤)
2005/10/21 张老师的贴子
其实康康抱我的胳膊的时候,感慨“好白啊”是为了掩盖他想亲一下的行为。这一点,我倒没怎么觉得不好,因为我知道我家小侄女总喜欢抱住奶奶的胳膊将小嘴巴放在上面。今天个训课上,他又抱我的胳膊时,我问他“张老师的胳膊怎么了”,他依然回答“好白啊”,我再问他“康康的胳膊怎么样”,他说“有点黑”!我和阿姨都笑倒了。
班空里他翻别人的东西了,阿姨惩罚他站着,正好我看到。上个训课时,我将一粒他特别想吃的彩虹糖放在小盒子里并将盒子放在桌子上。对他来说,抢到自己爱吃的东西近在咫尺。但我明确告诉他,如果抢的话,就把他最喜欢的一本小画书拿走不再让他看了,他果然很克制自己。我们做项目的间隙,他常常用眼角悄悄地瞥一下那颗糖,并流露出憋不住想大笑似的鬼脸。有一次,在我换教具的瞬间,他悄悄地将小手移动到了糖豆跟前,我迅速看他一眼,他迅速缩回小手,并很难为情地笑笑。
对康康来说,改掉他乱翻别人物品的习惯,很重要。首先是让他知道别人的物品不能乱动,建立牢固的观念。然后是如何克制自己的行为,这才是关键。正所谓道德意识层次里边的“知、情、意、行”,“行”是关键。
05/10/26
今天我把小家伙惹哭了。上课的时候,他大声喊“老师有手机”。我告诉他:“如果一节课表现好,就可以玩一玩。”我让他看着我将手机(没有SIM卡)放到我的上衣口袋里。在做项目的间隙,他实在忍不住将手快速伸到我的上衣口袋摸了摸。我用眼神制止他,他立即将手缩回去,大声说:“好孩子!不掏别人的包!”我将手机掏出来,放到柜子顶上,说:“因为掏别人的包了,所以,手机不允许玩了。”他一再大声申明“好孩子,不掏别人的包了”,我仍然铁面无私,就是不松口,我想我需要真正地惩罚他一下了,我也需要让他知道有时候仅仅道歉也是没有用的。
看他伤心地哭泣,我心里在敲小鼓。我告诉他“下课了”,他坐着就是不走,还说:“不下课!”好象想继续做点什么项目以弥补自己刚才的过失而能够达到玩一玩手机的目的,想将功补过。我告诉他:“到时间了,我们必须下课。”他无奈地离开座位,然后走到我的身边来,抱住我,悄悄地小声说“张老师有手机”,我非常明白他的意思——他想用这种温柔的方式打动我,可惜,我真的狠下心来了,真的还是不为所动。他见我没有什么表示,只好离开我,摆摆手,走出了个训室。我静静地看着他落寞的背影,直到走出我的视线。
我收拾了一下教具从个训室里出来,阿姨悄悄告诉我“康康在那边的桌子上趴着呢”,我伸头瞧了瞧,的确!然后我就看到他慢慢抬起了头,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
05/11/1 张老师的悄悄话
ZOUWEN:看到你在给康康不久以后的进入小学做准备,我想到时候,如果需要给班主任老师写信的话,我是否也可以以康康的前任老师的身份给康康未来的老师写信?我想,我也是普通教育做过的,比较了解一般老师的心理特点,也比较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问题。当然,更能看清楚我们康康的问题,以同行的身份介绍这个孩子,不知道效果如何。
2005/11/2 给张张师的邮件
张老师,你的这个想法应该是很好的,跟老师的沟通确实是让我非常发怵的。这两天心里很不踏实,为康康将回家的事,弄得我和他爸爸忧心冲冲,不知该如何着手。方老师今天给我写了悄悄话,她还是很担心康康的能力,一是控制行为的问题、沟通的困难、学业的压力。记得方老师在给别的家长的贴子中说过,如果确实孩子的能力达不到而非要去上学只会带来更多的行为问题,所以明年是否让康康上学,一是看他这几个月的进步发展情况,二是看北京这边学校联系的情况。
我整理了一个关于他上小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做的,先发给你看看,我们再聊。

05/11/8 张老师
打电话:
因为康康非常喜欢手机,我就设置了打电话的内容。我先打:“喂,ZOUWEN,你好,我是张老师。”接着将手机放在他的耳朵上,他也说:“喂,ZOUWEN,你好,我是康康。”我问他:“你叫ZOUWEN什么?”“妈妈。”我就在纸上写下“ZOUWEN——妈妈”几个字,然后再进行,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指着“ZOUWEN”两个字,让他打的时候,就指着“妈妈”,果然不再出错。
我又说:“喂,XIAODALIN(康康爸爸的名字),你好,我是张老师。”康康:“喂,XIAODALIN,你好,我是康康。”我又在纸上写下“XIAODALIN——爸爸”几个字,然后如上形式再打,不再出错。这样进行了两天,今天终于不用再提示。我又进行了给阿姨打电话,给小雅打电话的泛化练习,这两个人都是需要他改称呼的。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失败,经过提醒,第二次成功。
康康,现在做事情很执着。前天晚上,他在阿姨的建议下玩智慧珠,一时没能做完,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了,阿姨要求他停下来去睡觉,爷爷也劝说第二天再玩,康康都不为所动,依然继续进行下去,直到做完!时间已接近晚上12点!
这段时间,个训课上常常做比较数字的大小,然后让其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在课上,我们进行得很慢,一旦快了,他就转不过弯来。只好一点一点的进行。在家里,他在阿姨洗衣服的间隙,进行了“独立而刻苦”的练习,阿姨洗完衣服的时候,他已经做了很多,自己出题,自己填大于号或小于号。
所以,周一上课的时候,他强烈要求做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我拿出他上一周做过的纸张,让他读题。“几大于几,几小于几”,他都读对了,又快又好!我使劲表扬了他,他高兴坏了。原来这小子是有备而来的啊!接下来,我给予两个数字和一个符号,让其自己排列算式,他都能顺利地做对。然后还大声地读一遍,口齿清楚而声音洪亮。我奖励他用手机(假装)给妈妈和爸爸打电话。

05/11/14 张老师悄悄话
ZW:我一个上午没有看到康康。中午我在三楼分饭,他从走廊的一头走过来,楞楞地看着我,眼睛里好象充满了疑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似乎觉得他在想:“张老师,今天为什么不给我上课?”我朝他笑笑,他也没有笑,我想他一定在心里责备我不给他上课。我突然觉得他是我丢了的孩子一样。。。。。。
05/11/14
张老师,我眼泪都掉下来了,心里哽哽的;上午给你写悄悄话时心里就挺难受,康康要是会表达,不知道他会说什么。
05/11/29 张老师贴子
不带康康的个训了,对我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好多天过不来劲。在走廊里大厅里见到康康就象见到丢失了的宝贝。
今天在班空里见到了这个小东西,他热情地站到我的面前。一边用高昂而激情的声音喊“张老师”,一边悄悄地慢慢地向我的工作服的口袋伸出了两只手。我一边和他亲热地打招呼,一边特意地盯了一眼他的手。他迅速将手放到了背后,然后露出灿烂的笑容。那个小样,让人爱怜之极!
05/12/1 我的贴子
张老师:谢谢你这一年来对康康的厚爱。今天又翻出年初你接手康康时我们的悄悄话,我都记不清楚在教康康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多少次邮件悄悄话电话沟通,你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讨论康康的所有问题,定出最适合他进步发展的教学计划。
康康取得今天这么大的进步,离不开所有老师的帮助,从入学之初漂亮清纯的李艳波老师,到现在的豪爽可爱的李亚萍老师,每一位老师对康康都是如此喜爱,康康被你们调教得这么听话,取得这么大的进步,除了感谢我没有更多的语言。
2005/12/8 我的邮件
张老师,方老师的话太让我感动了,跟你一样很激动很激动。康康何去何从确实让我们难下决心,可谓前途茫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回来后连续两晚梦中都是在讨论康康的事情,在梦里我对方老师说:现在担心的不是怕康康在课堂上影响别人,而是担心学业太难他跟不上挫败他的自信心。这确实也是我现在担心的,看了看学前班的课本都这么难。昨天跟他爸爸在电话里讨论半天(他去上海出差了),还是决定试试再说。昨晚康康大姨打电话来告诉我她的担心,万一康康离开以琳退步怎么办。
本想等着打电话跟你聊,忍不住先说几句吧。康康现在是一个基本没有任何情绪问题的孩子,很好带,但他的理解和表达存在问题,对于更高一层的什么经验分享社会交往等现在对他来说是太高了,只能从基础开始,让他学会表达,学会听懂;这次去发现他许多时候苦于不知如何表达,许多句型不会,真的象初学英语的人一样,句型不会的时候他更多的是用单词堆积在一起表达,但他能够不急不燥地跟我们沟通,说话交流的动机特别强。当看到我们能够将他的零散的词组成句子他明白我们明白他的意思,他非常高兴。不管怎么说,他能够进步到今天这个样子我非常高兴也很满足。比如时空概念,两年前去青岛回北京他根本是糊里糊涂,在北京做青岛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明白了这个概念,我绝对相信量变到质变。看到家长们讨论RDI,一个孩子用创可贴的事情,其实康康何尝不是如此,以前哪里能够忍受创可贴,绝对是转眼就撕下,后来也不知哪一天开始,能够忍受这些,其实这一切都是归于他的理解能够提高,明白道理了才可以做到的。所以即使这样缓慢的进步,但确实是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过来的。无论什么时候,对以琳,我们都是心存感激,以琳给我们太多太多。你对康康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真爱,我和阿姨一直在念叨。这次听课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所学内容相对康康比较简单,他自信心很足;个训课看李老师在教数学的基础的东西和语言句型等,数学可能需要补一补,他学的不太扎实。乱七八糟不知说了些什么,先打住吧,我想制定他回京后的教学计划,需要你的指导。不知今天晚上你是否有时间,我给你电话。
再次谢谢你和方老师
2005/12/9 张老师的帖子
今天有时间看了康康的两节大课,一节语言课一节生活课。这两节课,阿姨都是坐得远远的,给康康自己一个人单独上课的感觉。康康的纪律很好,虽然还有一点点小动作,如玩嘴巴,拉衣服绳子,做鬼脸等,但这些都没有影响老师和别的小朋友,没有影响课程的进行。偶尔看到我在瞪他的时候,他就立即表现很好,然后再用眼角的余光看我是否还在注视他。
语言课上,老师提问他问题以后,他答对了,老师立即让别的小朋友回答一遍而没有发出“康康请坐”的指令,康康就一直乖乖地站着。直到老师看到了他还在站着而说“康康回答完了就坐下”,康康才坐下。
生活课上,常老师教了有关季节的内容。这可是康康的长项,因为在前一阵子我们在个训课上就练习了很多。康康说得很好,尤其是当老师问冬天刮什么风(实际上是他们学的儿歌里的内容,我没有教过),康康大声说:“西北风!”我吃惊地想“你怎么知道的?”后来,看了老师将儿歌卡片拿出来,我才知道原来康康是在做了一道阅读理解题啊。哈。老师夸奖康康回答正确且声音大,给康康奖励一个100分。康康立即转脸看了我一下,羞涩地笑了。
生活课的最后,老师让大家复习如何系鞋带,拿出一首儿歌卡片,让大家读。读完后,就拿出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只见康康一边看黑板上的儿歌,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小手灵活地翻动,三两下就将鞋带系好了,还是蝴蝶结的形式。康康的手工向来是超级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