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幼儿期 |
2001年3月5日入园,当时康康2岁11个月,已于一个月以前确诊为自闭症。由于种种原因,第二年7月退园。
在幼儿园,他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吃饭、大小便、懂得一点点规矩;学会听一些非常简单的指令。在幼儿园,老师很关照他,由于他实在太多动,时时都得盯住他,否则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们班20多个孩子,2个老师,必须有一个老师专门看着他。第二年7月,由于各种原因,退园,主要还是因为他实在太多动,老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单独照顾他。尽管没能够一直读下去,对于幼儿园和老师,我们非常的感激。现在想来,退园是明智的,记得当时我在日记里写下这么一句话:“在孩子整体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应该接受一对一的特殊教育,普通幼儿园是我们的目标,但不是现在。”之后,康康再没有回到过我们向往的正常幼儿园。
刚刚整理完准备贴上这几篇日记的时候,心里非常难受,当时儿子那么小,那么依恋我,并且情况那么糟糕,我却没有勇气辞掉工作带他,请假陪陪他也好啊。这件事情以及之后未能陪伴孩子到青岛训练成为我这些年来的心病,总觉得很对不起孩子。其实当年也是有许多特殊原因,但从心底里仍然内疚、自责。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有一天送他到学校后,看到我离开,儿子从床上爬起来追妈妈,摔倒在地,哭泣的情景。现在还仍然心痛。
这是当年记录的他入园后四天的表现
第一天(2001.3.5)
一路上哭得很伤心,不愿意去幼儿园,我将他交给老师的时候,表现出很惊恐的样子;
上午,断断续续地哭,拉别的小朋友的衣领或手,让他们给他开门;在教室走来走去;
到自己小床上趴着,抱着自己心爱的小枕头可以暂停一会哭;
中午老师喂的饭,吃半碗
不喝水
下午加餐吃了半根香焦,边哭边吃,老师拿着,咬一口,吃,再哭,再吃
中午正常睡觉,我下午两点多到幼儿园,偷偷观察很久
下午放学时看到姑姑去接他,非常高兴。晚上回家情绪很好,给我们表演敬礼,亲亲妈妈,跳舞,梳头等,跟爸爸妈妈玩筛康的游戏
晚上睡觉好,但早晨五点就醒了。
第二天(2001.3.6)
到幼儿园大门口,开始不进去,哄着进去后,到教室门口,很委屈地哭,大步直接走到自己的小床,趴在床上,抱着枕头,小声嘤嘤地哭。突然看见我要走了,从床上爬起来,摔倒在地,我心疼得掉泪。
上午上课,不哭了,坐在麻位上玩积木
吃饭时老是走来走去,去抓别人碗里的,但不吃
一会儿牵别人的手、一会儿趴在别人身上、撕墙上贴的画。
中午睡午觉尿床了
放学回家精神不好,不说也不笑,无精打彩,有点感冒。
晚上吃饭不多,喝了一大碗鲫鱼汤
晚上睡觉早,睡得好,七点才起床
第三天(2001.3.7)
我带着他刚走到大门口,就趴在我身上,不抬头,不愿意离开妈妈,到院里开始哭,交给老师抱着仍然哭,没有去找小床
开始听老师指令,比如让他别坐地上,叫他也会回头
加餐喝奶时,将指头伸到别的小朋友碗里去沾一沾。
晚上爸爸接他时,他正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座在小桌子边,没哭。
嗓子哑了。晚上睡得早,但睡得不是很踏实,总惊醒,七点起床
第四天(2001.3.8)
早上穿衣服时表现出不太愿意的样子,好象知道要去哪儿。风大,头上蒙着纱巾,可能是蒙着头巾的缘故,到了教室门口稀里糊涂自己推门走进去,摘掉头巾看见老师立即开始伤心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