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水浒传》中的心理描写方法

(2006-06-27 20:54:34)
标签:

杂谈

    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大都脱胎于民间故事,往往经历了从听觉艺术到视觉艺术的发展过程,为了唤取文学修养不高的广大消费群体的兴趣,一直力图避免繁杂静态的心理分析,单就人物心理描写的手法而言,尤其注重通过人物外部形态和人物之间的冲突来显示人物的心理。在这方面《水浒传》显示了高超的技巧,堪称典范。我们不妨把其中的心理描写,稍加分类,予以说明。
    一、客观剖示,以貌传神是其心理描写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水浒传》中,作者不仅频繁地着力摹写主要人物的言谈举止,以揣摩其复杂心理,就是对出场不多的次要人物,也娴熟地运用这种手法。如《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这一回里,主要写潘金莲勾引武松的事件。作者并没有直接让潘金莲向武松卖弄风情,而是先写她“把前门上了栓,后门也关上了。”通过这两个别用心的动作,分明向我们暗中透露了她内心包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自武松认潘金莲这个嫂嫂之后,她一直以“叔叔”相称,到了今日“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称呼由“叔叔”换作“你”,她挑逗武松之心昭然若揭。作者对潘金莲的言行作了精心刻画,准确地描摹出了人物心理的外在表现,使读者透过外表能清晰地洞彻潘金莲那丑恶的内心和扭曲的灵魂。
    又如《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怒杀裴如海》这一回中的描写:那贼秃连忙放茶,便道:“大郎请坐。”这淫妇便插口道:“这个叔叔,便是拙夫新结义的兄弟。”那贼秃虚心冷气,连忙问道:“大郎贵乡何处,高姓大名?”石秀道:“我么,姓石,名秀,金陵人氏。为要管闲替人出力,又叫做‘拼命三郎’。我是个粗鲁汉子,倘有冲撞,和尚休怪。”贼秃连忙道:“不敢、不敢,小僧去接众僧来赴道场。”连忙出门去了,那淫妇道:“师兄早来些个。”那贼秃连忙走,更不答应。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和尚偷情被人看破时内心如何惊慌,而是写了五个“连忙”,以特定情景中人物忙乱的动作,无序的话语来显示其内心的惶恐。
  在表现人物特定的内心活动时,还常利用细节描写来获取传神的艺术功效,如《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中,卢俊义在请吴用算命后,为了消除百日血光之灾,决心去东南千里之外泰山处躲避,并命李固同行。李固因与卢妻贾氏有私,推说有脚气症候,不肯前往。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若是那一个再阻我的,教他知我拳头的滋味。”李固吓得只看娘子,娘子便漾漾地走进去。燕青亦更不再说。作者通过李固惊慌的目光,贾氏不自在的神态,燕青无可奈何的表情,这三个同时发生的细节,把他们此刻的心理准确地捕捉到了。
  又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写林冲听使女报告说娘子东岳庙被人调戏,急赴而去,待要下拳打时,认的是高衙内,众人上来劝解,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这个表情生动地传达林冲此刻万分矛盾、复杂的心情。作者正是借助这些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致准确地捕捉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理。
  诚然,其心理描写都比较间接、含蓄,侧重于动态历程,其实挖掘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化是需要对人物有深邃的理解和敏锐的观察。捕捉人物的言行、写其心理是中国描写人物心理的优秀传统。
  二、直陈胸怀是其比较少见的心理描写方法
  《水浒传》中多采用以貌传神法描写心理,但比较集中的直接描写也是略有所见的。白衣秀士王伦是梁山泊义军的首任领袖,这个形象塑造的成功,得力于作者将笔触直接探入其内心深处。使的这个着墨不多的人物,别有一番神韵。如《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回中,当林冲手刃陆虞侯,大闹山神庙后,带着柴进的书信投奔梁山,恳请入伙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王伦动问了一回,蓦然寻思道:“我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是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作者和盘托出了王伦的内心世界:既明知自己手段平凡,又怕林冲日后占强,危及自己的领袖地位,其苦衷又难以向杜迁、宋万明言,只得先以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相推却,再以投名状相刁难。
  可在《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中,对武艺与林冲相匹敌的杨志却是另一番态度。为了留住杨志,王伦先晓之以利害,声言:“高俅那厮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后诱之享乐,以“大称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相拉拢。对于王伦这种举动,作者又以一段描写揭示他的心理,王伦心里想到:“若留了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们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为敌。”原来留住杨志是为了对付林冲,使他们二人互相抑制,又使自己帐下增添了两员虎将。如果说前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了王伦性格中狭隘自私、忌才负恩的一个侧面,那么后一段心理描写却突出了这个落第秀才性格中狡狯刁滑的另一侧面。
  但是书中这种成段的直接心理描写确属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在展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同时,作简要精辟的内心独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如《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中写道: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那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在人物三言两语中,一个在鲁莽中透出几分心计的好汉形象便欲跃然纸上了。以貌传神和只陈胸怀的合用,使人物内心更为丰富完整,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饱满。
  三、以诗词描写心理手法是其又一特色
  自唐传奇以来,诗词多用来表达情感,展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如《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这一回中,宋江酒后在墙壁上题《西江月》词一首: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洲。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写罢意犹未尽,在词后又题诗四句:
  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年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一词一诗,虽是宋江酒后狂言,却也是其内心情感的流露。作者用这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宋江在浔阳楼上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怀才不遇的惆怅,理想破灭的悲愤,囚徒生涯的屈辱,在他胸中燃烧起复仇的烈焰,产生了“血染浔阳江口”的强烈愿望。现实的残酷使宋江猛醒,不再犹豫摇摆,终于从一个不愿革命向想要革命迈出了果断的一步,状写了宋江心胸之内难以平抑的情感波澜,揭示了宋江思想转变时的痛苦之情。
  若说浔阳楼题诗是宋江反抗思想的大胆流露,那么《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的菊花会上赋词,则是他招安思想的公开表白。起义军取大名、克曾头、战东平、下武昌等军事上节节胜利,梁山迫事业正处巅峰,可是宋江头脑中原被仇恨暂时压下的招安思想,再一次萌生并恶性膨胀,重阳菊花会上,宋江借酒兴,赋《满江红》一首: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日月长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酩酊大醉的宋江,此时内心暴露无遗。词的上片着眼现实宋江沉溺与胜利的喜悦之中,但多少又流露出身为草莽英雄的遗憾情绪。他希望尽管年华似水,兄弟手足情谊却能长存。下片则寄语未来,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最终愿望:“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其实自晁盖死后,宋江接管梁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时,招安思想就已显现。最高军事领袖思想上的退化,无疑会招致事业上的毁灭,最后“神聚蓼儿洼”可悲的结局,终是难免了。
  或许是巧合,宋江的思想升华与退化的两种急剧转变,作者均是以诗词来表现的。用中国诗词擅长抒情、简练含蓄的特点,把极其丰富的情感、冗长的思想发展过程浓缩凝聚在极有限的文字之中,言简意赅,韵味无穷,而且符合宋江的文人气质。
  四、用展现梦境来描写心理的方法已日臻完美
  梦是客观世界在意识上的一种改造,是心理形象化了的反映。它不仅是对已有生活的回忆和变形,而且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预测。它的状况不论怎样新奇、怪诞,与人物的性格及处境都会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文学作品常借助梦境来透视人物心理活动。而《水浒传》中利用梦境描写来展示人物心理的表现方法,技巧上更为圆熟。其梦态描写或是设置疑窦,引人猜测;或是埋下伏笔,预示事态发展;或是布下悬念,逼人思索。
  如《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这一回中,写武松为其兄长守灵时,梦见武大从灵床底下钻将出来,叫声“兄弟,我死得好苦”,其实武松的这个梦,只不过是对他兄长“从来不曾有这般病,如何心疼便死了”产生疑惑。对于嫂嫂潘金莲的行为,他自己也领教过,对她的为人也不可能没听说,因而对哥哥的突然死亡,肯定会产生“哥哥这一死必然不明”的猜测。
  在《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这一回中,写宋江攻打北京城数日而不克,梦见晁盖劝其“你不回去,更待何时”。实际上,宋江这个梦是对梁山泊义军战事上的考虑: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况且宋王朝在军事上、政治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义军稍有不慎,便会有失败的危险,因而宋江做这样的梦就不足为奇了。说明其已考虑过“早早收兵,此为上计”,待冬尽春初择日再攻。只是割舍不下陷入城中的卢俊义及石秀等人的命运,因而迟迟作不了决定,这个梦只是对以后要作军事撤退的一种预示。
  再如《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共写了三个梦,其实无论是吴用、花荣,还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代表徽宗帝,都梦见过宋江、李逵饮朝廷所赐药酒而死。这三个梦,只不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梁山泊义军前途布下的不是悬念的悬念:梁山泊义军虽被招安,但放眼朝廷,宋王朝并没有因为他们被招安而团结一致,共对外侮,即便是义军替朝廷卖命时,朝廷仍存有介心,义军得胜回朝时一百零八将只剩下二十七名、分封派往各地后,仍担心不已,因而以各种方式除掉他们、永绝后患,对于朝廷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但不可否认,其对梦境的描写亦有败笔。在运用梦境表现人物心理的同时,也搀杂了不少迷信观念,如《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写宋江梦遇九天玄女,醒来手内尚有“枣核三个,袖子帕里包着天书”。而在《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受玄女法》这一回中,写宋江对辽军上将完颜光布下的混天阵,无法破解,寝食俱废,在帐中做得一梦,梦中九天玄女教他破阵退辽之法。这都是对所谓“天意”和“神助”的过分渲染,令人难以置信。这样的处理在艺术上也比较粗糙,缺乏整体和谐的美感,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总之,《水浒传》在心理描写上仍没有完全超越时代、阶级的窠臼,但方法上所积累的艺术经验,无疑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文章引用自:http://自作

文章引用自:http://自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临沭方言略记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