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大角山炮台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健康 |
分类: 粤闽港澳 |
虎门炮台旧址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和沙角山等地。去过了东莞的沙角炮台,此番观瞻大角山炮台。
1841 年 1 月 7 日,英军同时进攻大角、沙角炮台,左路英军共四舰 1400
多人, 110 门火炮,向大角炮台猛烈轰击,并派小船抢占滩头,大角炮台千总黎志安率 200
多名官兵英勇抗击,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伤亡,大角炮台沦入敌军之手。
大角山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角山炮台建于1832年,它和东岸的东莞沙角炮台,形成东西对峙的海防要塞,是虎门要塞的第一道海防前线。炮台安排在大角山南北两个山梁上,北面山梁上从西到东有七个炮台。
我们寻访的三座炮台,都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炮池、坑道、门楼,可以看出当年炮台设计建造的用心。流星台是真炮,其他炮是仿造的。
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拼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
炮台在 1982
年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大角山炮台这一文物古迹十分重视,专门拨出巨款重修,并于 1997
年香港主权回归前夕对广大游客开放。
现在对游客开放的七座炮台分别是:振威台、振定台、安平台、安胜台、安威台、安定台、安盛台(后改名为流星台)等,以及火药局即洋弹药库一座。
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正当烟毒危及中国生存的关键时刻,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与两广总督邓延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整顿海防,缉拿烟贩,严惩受贿官吏,并于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门海滩销毁 237 公斤鸦片,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叫嚣“要用武力教训中国政府懂得对外义务”。
1840 年 6 月下旬,英侵华远征军舰船 48 艘,陆海军 15000 余人抵达广东海面,并宣布从 28
日起封锁广州江面和海口,于是震惊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同年 6 月 30
日,英军主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舰抵天津,直逼北京,道光皇帝慑于英舰炮火威胁,将林则徐、邓延祯二人革职,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方谈判求和。
1841 年 1 月双方正谈判时,英军突然进攻虎门,随即于 1 月 26 日非法抢占香港。
1856 年 10 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两广总督叶名琛采取投降路线,英法联军乘虚而入,大角山炮台于同月 23
日再度被陷。 帝国主义的野兽侵略,给中国人民戴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沉重枷锁,这民族的耻辱,我们当永世不忘。
前一篇:太古仓:广州码头的前世今生
后一篇:南海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