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我向单位请了三个月的假,在省城的一所大学租了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房子开始了考研的正式冲刺。我知道这段黎明前的黑暗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回头路,唯有拼到底了!
十月的早晨,秋意渐寒。五点半我准时起床,不为别的,只为了抢座位。进入考研的关键期,学校自习室的座位也日渐紧张起来。每天手里拎着书包、衣衫不整在楼道里东张西望找教室的准是考研的。座位对于一个考研人来说就像是沙漠里的绿洲,能够找到一天都不用挪窝的座位无疑是天大的幸福。经过十几天的侦查,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文科楼的304教室,一个星期都没有课。MY
GOD!真是天助我也!为了抢占先机,我比开门的要早起半个小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我赶到时,门前已经挤了很多人了。七点整,只见门刚打开一个缝,十几个头已经伸进去了,十几双脚也迫不及待地迈进去了,开门的早已闪开,耳边只剩呼呼地跑跳声和叫喊声。因为在三楼,我们要穿越四五十个光滑的台阶,还要提防被绊倒。有一次,有个同学不小心翻了个跟头,书撒了一地,还没来得及捡后面的人已经冲上来,踩着他的书直奔楼上,可怜的他只能望书兴叹了。我常常是幸运的,倒不因为我是百米冠军,这抢座位也需要有技巧的。我基本上属于中间梯队的,等跑到教室时早已气喘吁吁了,但我瞅准了教室后门的空档,先到的往往从前门进,所以我眼疾手快刚到后门口,离座位还有一米远就把书扔了过去。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这种方法屡试不爽。经过这种非常态训练,一个月下来还大有好处,不仅抢到了座位,还锻炼了身体,真是一举两得。但随着考研人的增多,竞争也越来越厉害。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我们彼此之间已经心有灵犀。为了不让外人占有一席之地,我们304的固定人群也制定了详细步骤和周密布署,实行“互帮互助”。虽然没有打过招呼,但见了面还是有印象的。天长日久,教室里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人。所以谁先跑到教室就再帮我们多占几个。这样一来,304已经成为我们的“根据地”,我们逐渐由陌生到相识,由相识到相知。于是,在我的考研岁月里又多了几个好战友,直今还保持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