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8专家称赞重庆公租房建设,和谐社会当从公租房起步

标签:
房产李开发重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房 |
20110128专家称赞重庆公租房建设,和谐社会当从公租房起步
2011-01-28 20:52
保障房建设一直以来倍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国家也在颁布各项政策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驶入快车道。而今,无房者在房价依然走高的压力之下,对保障房建设的期待值可想而知。近来各地纷纷将今年加快保障房建设的计划重点放在了公共租赁住房上,公共租赁住房渐成保障房建设主力。
http://s7/middle/49f19f86ta49aaea3ff56&690
加大对夹心层住房保障
能够保障中低收入居民住有其居,维护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国家各项住房调控政策的核心,其中,对于生活在“夹心层”工薪族大众,保障房政策的每一次出台都牵动人心。
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秦海翔对媒体表示,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在今年的建设计划里,公共租赁住房要占到60%,今后还将逐步引导居民通过租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逐步形成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的保障方式。各地公布的2011年保障房建设计划中,其建设的主体目标正在向公租房和廉租房转移,这对收入不高、没有积蓄又买不起房的“夹心层”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大部分“夹心层”也开始转变思维模式:只要能有个安稳的居所,租房其实也很靠谱,尤其是能够申请到公共租赁住房的话,可以更加安心工作了。
大学毕业已近一年的赵凡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初入社会,事业未定,买房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用人单位如果能够提供员工宿舍给我们那已经是一种‘奢侈’的要求了,在外租房的同学大有人在,但租金问题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负担。”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房屋租赁可以实现社会保障住房资源的动态流转,为更多的人带来住房保障,公租房没有产权,不会让经济情况提升的家庭长期居住,这样,就可以把房子给到更需要的夹心层(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等),能形成一种有梯度的保障。”
公租房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产专家李开发教授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重庆市在公租房建设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经验值得借鉴。”据了解,天津市也将于2011年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三种保障性住房19万套,共120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达到10万套,占今年全部保障房比例的50%以上。
公租房建设不仅需要增加数量,还应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规范标准。北京市住建委主任隋振江在2011年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将有1万套公租房实现配租,目前正在研究非京籍申请人的申请细则,其中包括工作年限、缴租方式等。
北京有关部门表示,因公租房配租对象打破了户籍制度,而且面向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保障房申请门槛将会调整,从而扩大保障范围,这意味着今后作为保障房主力的公租房门槛将会降低,更多的大学生和产业园区工人将住进公租房。
另外,我国现在的保障房建设在实行中并非面面俱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北京政协委员楼建波认为,在建保障房前不应给房子定性,而是要根据申请人的条件来定性该房是廉租房、公租房还是经济适用房,即“以人定房”,在建设时不区分保障房的类别,而是在分配时,针对不同家庭确定应该适用的保障政策,一改往日分类建设管理不能适应长期保障需要的问题。
鼓励企业自建公租房
公租房建设虽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但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实际问题,一些优秀人员因为无力购买高价房屋,也不能享受保障房的待遇,而选择另谋职业,这不仅使个人才华无法施展,也使得用人单位造成人才流失。
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秦海翔表示,北京将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单位利用自有国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专家认为,由于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如高校、科研院所等所持有的国有土地未开发,其中不少职工均属于夹心层,那么国家鼓励这些单位自建公租房,不仅可以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增加公租房数量,而且可以对这些单位的职工实行优先配租,提高职工积极性。
当然,企事业单位在参与建设公租房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单位自建保障房合理分配制度,全面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加快保障房建设虽然刻不容缓,但是,必须要保障相关制度设计的公平公正,租房者依然要符合公租房准入标准,住房保障部门也需对其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我国公租房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