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道德经》五十三章至五十六章

(2009-02-06 18:38:45)
标签:

杂谈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白话译文:

 要说我有清楚而明白的认知,那是:行走大道,最担心的却是歧出邪路。

 大道何等平坦,但人民总喜欢险僻的小径。

 朝廷宫宇,何等华丽;田园郊野,何等荒芜!粮仓国库,何等空虚!

 身穿文彩华服,手带锐利宝剑,餍足了山珍海味,财货蓄积有余,

 像这样叫做强盗头子,不合乎「大道」的啊!

 药方:

 不要以为平坦无奇,就没什麼,要知道「没什麼」,那才能入於大道之门!

 那些有权有力的人,总在历史的浪头上,浪生浪死,没几个可以成为中流砥柱的!

 小草的哲学是:小人物,但生命却是庄严的;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

 大道在平正无奇,不在华丽文彩!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

 修之於邦,其德乃丰;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白话译文:

 善於建立功业的人,必立下不拔之基;

 善於抱持理想的人,必结成不解之缘,子子孙孙的祭祀永不中辍。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自身,内具德性,日渐真实;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家庭,内具德性,充实有余;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城乡,内具德性,日渐长成;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邦国,内具德性,日渐丰盛;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天下,内具德性,日渐普遍;

 如此看来,这叫「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我何以知道天下是怎麼样的呢,就用以上所说的大道之观啊!

 药方:

 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观复其身,让他自己生长!

 「观」是对比而视,是清静的观赏,是如其所如的让它生长!

 能放得开,他才能生长,给他天地,比给他什麼都重要!

 不必太关心他,把「关心」转成「开心」,开开心心的,自在的生长!生长!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话译文:

 蓄涵内具德性的丰厚,可好比婴儿一般;

 毒虫不来螫他,猛兽不来害他,鸷鸟不来伤他;

 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能握持的紧密,他尚且不知道男女两性交合之事

 ,却会天生自然的勃起,这纯然是乾元之气啊!

 他终日号哭而不伤嗓子,这是太和之气所使然啊!

 体会得这个太和之气,就只是常道常理,体会这常道常理,就得智慧明白!

 贪求生活享受,必遭祸殃;力求事物壮大,必然老逝;

 这叫做不合乎自然大道,不合乎自然大道必会早逝!

 药方:

 柔性的颠覆比起刚性的斗争,有力量多了!他的力量在於真实的生长!

 体会自然大道的和气,和气是如其所如的喜怒哀乐,并不是无喜怒哀乐!

 柔性的坚持,「骨弱筋柔而握固」,因为此中有一大道的生命力在里面!

 和谐,不破裂、不迫切,让他来、让他去,他来来去去,就停在那里了!


 这叫做「常」态!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白话译文:

 「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谈;

 夸夸而谈之人,多无智慧。

 阻塞了贪取,关闭了执著!

 挫掉了锐利,解开了纷杂,

 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尘世,

 这就叫做玄妙之同啊!

 玄妙之同,故不亲亦不疏,

 不利亦不害,不贵亦不贱,

 能够因应两端,处其环中,所以为天下所贵!」

 药方: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线之两端来思考,而要「得环中,应无穷」!

 因「玄」故「妙」,拉成一长远的辩证历程,幽深而识其和同,因为和同

 故知其妙!

 打扮的光鲜亮丽,一但习惯,那你就得花许多时间去维护它;回到朴素之

 地,它会自然生长!

 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不如长久种一株会生长的花!不要只重生命的表

 象,要重视生命的本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