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道德经》

(2009-02-05 21:14:14)
标签:

文化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白话译文:

 圣人守著恒常大道,不偏私其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良善之人我良善待之,不良善之人我亦以良善待之,我只直心行善罢了!

 信实之人我信实待之,不信实之人我亦以信实待之,我只直心信实罢了!

 圣人居於天下,翕合他的意志,天下浑合,其心自然无为。

 百姓都敬畏而专注地听闻,圣人当成孩儿般的呵护著他们!

 药方:

 直心行善,入於造化之源,不计较眼前的利害,此是真积德!

 大道无私,只要让开,天理自然彰显,洒落工夫就此做去!

 浑默之智,翕合其心,能止能观,万物自在自得!

 放弃了权利的自我,心中常有别人,这样才能有一超越的大我!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白话译文:

 出而为生,入而为死,生存之途径,十之有三,

 死亡之途径,亦十之有三;人为了谋生,行动而堕入死地的,也十之有三。

 这是何故呢?因为他为了生命谋生太丰厚了!

 据闻善於摄养生命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见兕牛老虎,入军作战也不会

 为甲兵所伤;

 兕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士兵用不上他的刀刃,

 这是何故呢?只因为这个人不露杀机,没有致死之地啊!

 药方:

 生命的特质就是它自己有他的生、他的命,因此不能太奢求,也不能太用

 心,要浑默些、放得下,往往好过活!

 「生命」、「生命」,有「生」,有「命」,「生」是创造,「命」是限

 制,正视「命」,才有得「生」。

 藏其杀机,不如消化杀气,化得了杀气,就可以「无死地」,就可以「保生」!

 「处所情境」就是「天地」,有天有地,便是道理,便是生命之所寄!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道之生,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白话译文:

 自然大道,创生天地,

 内具本性,蓄涵其中,

 存在事物,形著其体,

 事物相接,造成时势。

 如此说来,存在万物没有不遵从自然大道,而以内具德性为贵的。

 自然大道的创生,内具德性的蓄涵,不经赋予与命令,就只是自然无为而 已!

 正因自然大道,创生天地,

 内具本性,蓄涵其中,

 就如此生长、如此发育,如此结籽,如此成熟,

 就如此养育万物,怀养万物。

 自然大道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自然大道助成万物,而不矜恃其功;

 自然大道成长万物,而不主宰控制;

 这就叫做玄远幽妙之德啊!

 药方:

 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

 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

 不要在末端的事势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好好生长。

 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势、事势,因事成势!道理优先,事势在后!

 用认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观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销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