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崇州元通古镇——竹编和铁匠铺

标签:
崇州元通古镇旅游 |
分类: 游走散板 |
从铁索桥又回到了麒麟街,我们将另一半没有走完的麒麟街转完,走到头就是这个大门坊。沿街的商铺几乎都集中在这条街上,相对那几条老街显得就热闹多了。
元通镇的闹静结合有着非常自然的体贴。静有静处闹有闹地儿,互不干涉又相得益彰。
时已中午11点,看见三轮车正在卖柚子,一问小一点的五元两个,尝了尝味道酸甜适度又很嫩,当即买下四个。剥开一个吃将起来。
按计划下午我们还要去怀远古镇,女儿说,我们吃了饭再去吧。好吧!看到大门坊旁边这家石磨豆花饭店,女儿说就吃豆花饭吧,好!我们不假思索的决定就在这填肚子咯。
进去后男主人热情地说,我们的豆花是上了央视的哈,央视还送了一个冰箱给我们。你看嘛!哈,冰箱上贴着红红的纸上大大的几个字再醒目不过了。然后还指着墙上的一张镶了框的合影照片让我们看。不是吹滴是真滴哈!
大爷,你不说这些我们也是冲着你家的豆花来的,一问又恰好是胆水豆花,更不会离开啦,因为内酯豆花没有胆水豆花那种特有的香味嘛,一般都爱选胆水豆花。加上女儿最近一直在吃素我呢也不想吃肉,这不几全其美了么!
我们一人要了一碗豆花一碗饭,炒了一个红薯嫩叶尖。豆花五元/碗,炒红薯叶尖10元/份。泡菜是免费给的。
嗯,豆花好好吃。看看,一扫而光,扫的干干净净。不给鬼子留下一粒粮食。
在离豆花餐馆很近的一个小巷子,我发现这里卖的都是以竹编为主的各种小家什,便走进去慢慢看起来
这些家什小时候家里好多都用过。筲箕、筛子、竹篮、扫帚、竹靠背椅、竹刷、背篓
哇!我看见居然还有卖烤火用的烘囵(四川土话),就是竹篓里放了一个陶制的圆器具,用以放烧好了的无烟碳,两手挎着可以烤手用。老年人多是挎在围裙下烤。已经有几十年没见过这东东了。哎呀在这儿居然看见了!元通还保留着民间传统的生活方式,不愧是古镇哟。(下片):

川西坝较著名的应该是竹编了,最集中的竹编产地就是崇州啦。崇州的工艺竹编,像那种如头发丝细的竹丝编制的工艺品,主要是以出口为主。现在依然还保留着这项民间手工艺制作。
我一直在找铁匠铺,我想买一把铁锅铲,以前小时候家里都用铁锅铲炒菜。锅铲还会越用越小知道吧,原因当然是磨损啦。只知道成都周边小城镇有时会遇上有卖铁锅铲的。我问了几家卖家用品和厨房用品的五金店都说木有,还是最后一家店指往这里,才找到这家铁匠铺。
师傅说都是自己锻打的。我选了三把带回去,可以送给亲戚用撒。铁锅铲与铁锅一样,常用对身体有好处,虽然不好看。铸铁锅是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推荐使用的中国传统厨具,以增加膳食中的铁。人体吸收的大量的铁都是来自铁锅,铁锅炒的菜带有铁元素,便于吸收。说的是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帮助。但是只有铸铁锅才能在炒菜的时候融入铁元素,精铁锅是不可能让人体得到所需的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