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为什么窝囊?杨喜利凭什么猖狂?
(2011-11-12 23:28:37)
在最近的一期《非诚勿扰》节目中,面对女嘉宾对一位年轻单身父亲的指责,坐在台下的黄菡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可以指责一个人无德,但最好不要指责一个人无能”,而孟非也就着这个话题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当时听了就觉得很受触动,能够说出这番话的,应该是对生活有着足够的阅历和见识的。
而好像就在看完这期节目没两天,就在媒体上看到“女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未敢做声”的报道。很多人在对施暴者杨喜利的禽兽行为义愤填膺的同时,也对受害者丈夫杨武(化名)的表现大加指责,称其是“世上最窝囊的丈夫”。的确,这件事用咱们东北的俗话说,那真是“黑瞎子进门——熊到家了”,但我们在对杨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就了杨武的如此窝囊?就像央视女主持人柴静在看到有记者直斥杨武“你太懦弱”时,“忍不住”说的那样:“我们常不免以自已经验揣度别人,评判别人,纠正别人。忘了问,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这起事件,很容易让我们跟《水浒传》中的情节联系起来,英雄如林冲者,面对高衙内对自己妻子的凌辱调戏,也只能是忍气吞声。他是打不过高衙内吗?他是斗不过高衙内背后的势力和体系!最后虽然杀了陆谦,自己却也落得个逼上梁山。我们谴责杨武不挺身而出,选择了当武大郎,甚至可能比武大郎还不如,结果是遭人唾弃;可如果他选择当武松又能怎样?无论是他杀了杨喜利,还是杨喜利杀了他,最后都是个家破人亡的结局。我们说冲动是魔鬼,可不冲动,魔鬼却来找你,你又能怎么办?
也有人会说,杨武一直被欺凌,他为什么不选择报案?首先,杨喜利自己就叫嚣:“你们报警都没用,我是联防队员,跟警察都是哥们!”而其他的联防队员也说,杨喜利平时就被投诉很多,但领导都“拿他没办法”杨喜又能奈何?就算杨武选择了一时的反抗,他会不会遭到更残暴的秋后算账?看现实情况,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发生。而且,在杨武长期被欺凌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让杨武找到可以鼓足勇气的力量?距离案发场所,不出十步就是深圳河东社区警务室,为什么在杨武心中,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为什么在杨喜利的眼里,居然视如无物?一句话:如果现实中正义都能得到伸张,谁又愿像杨武活得那么窝囊?如果社会上恶行都能得到惩处,谁又敢像杨喜利那么猖狂?
根据最新警方调查认定的情况,“联防队员强奸案”中,杨武是事先知道杨喜利要来,和老婆商量后,特意藏在隔壁杂物间。如果事实真是如此,也许,这就是一个弱者的“绝地反击”,但若非无计可施,谁堪用苦肉之计?
我们理想中的社会理应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可现实却是:总有一种力量,揍得我们晕头转向,总有一些无奈,害得我们遍体鳞伤。年轻的时候,很喜欢一首叫做《江湖行》的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水泊梁山的梦已远,笑傲江湖的曲未终”。如今的社会,已经鲜见“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客义士了,但我们也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些“侠客梦”上。在我们最孤立无援、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侠客可能缺席,法治必须在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杨武们”不再窝囊,也让更多的“杨喜利们”不再猖狂!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