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说书)逃跑可进艺术圈 刺官能当研究生
(2009-07-22 15:48:05)
标签:
邓玉娇范跑跑郭德纲张艺谋赵本山杂谈 |
分类: 静观万象 |
恰似公鸡下蛋来,看来总是不着调。
“一只公鸡,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你说咱能把它怎么办呢?没想到,这一小品中的情形,如今居然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地震中一跑成名的“范跑跑”跑进艺术圈了,成为北京首届798双年展受邀嘉宾;为自卫而杀了一个官员的邓玉娇,不但被大教授看中要招为研究生,据说还要当网络编辑了;还有著名导演张艺谋,居然成了北京天安门邮局的名誉局长……还是用小品里的话说:你说上哪儿说理去?
如果说“范跑跑”是艺术家,估计全世界的人都要笑了,我们从来不知道他搞过艺术,也从来没见过他有什么艺术作品,我们总不能说他当年的逃跑是一种行为艺术吧?那他完全可以像郭德纲那样理直气壮地说:“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年多了。”不过他要是进体育圈,我倒觉得更合适,如果后面有只大老虎跟着,没准儿他能比刘翔跑得还快。至于邓玉娇,我们同情她的遭遇,敬佩她的人品,但是毕竟遭遇不等于经历,人品不等于学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服务员,仅仅因为刺杀了一个不法的官员,就能够成为“跨行业”的人才。想当年武松打虎之后,也只是被阳谷县聘为都头,我们也没听说他当上翰林吧?至于张艺谋和北京天安门邮局局长有什么关系,我只能联想到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了——快递啊!
其实这一切,都跟赵本山、宋丹丹、牛群他们演的那个小品一样,说白了就是为了炒作。别看“范跑跑”和邓玉娇以前都是人名,但现在大小也都是名人了,甭管是为啥出的名。至于张艺谋,那更是名人中的名人,公鸡中的“战斗鸡”。而拿名人炒作,自然能吸引别人的眼球,而现在又是“眼球经济”的时代,说白了,注意力就是金钱啊!只要你是个名人,哪怕你七天憋出六个字,照样能当作家。上世纪60年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预言说:“未来,每个人都会当15分钟的名人。”照这样看,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一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作的机会,不过也许只有15分钟,因为15分钟后,你可能就不是名人了,看谁还会理你?正是——
哪管名人是人名,但求炒作只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