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山村记事五
打我记事儿起,就知道我们村有个战败后没赶上飞机的日本女人,乡亲们都叫她“日本的”,她的姓名,反而没有人知道了......
战败后,流落东北山村的日本孕妇(下)
枝子下山不久,来到一个小山村,叫艾家店。直到这里,枝子才知道,这两天两夜,她在山里转出了七八十里路。
这个村枝子来过,丈夫骑着高头大马带她来的。那时,她还是军官夫人,以占领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看着田里劳作的农民,眼睛里充满了怜悯。现在,她最渴望的,竟是保住这条命,被这些农民接纳,作一名最普通的农民。
东北人对日本人怀有刻骨仇恨。日本战败了,如果是日本男人在街上走,也许大家早冲上去暴打一顿。但枝子是女人,虽然从衣服和举止看,具有很明显的日本人特征,但大家也只是奇怪地看她几眼,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枝子见大家没有太多恶意,觉得安全些,肚子开始咕咕叫了。
这时,街上走过一个小脚老太太。老太太长得慈眉善目,枝子认准这人肯定心善,跑到前面,跪下去,再也不肯起来。老太太姓张,是村东老张头的老伴。张老太太见前面突然跪下个日本女人,先是一惊,见枝子不肯起来,只是流泪,再一瞧已经隆起的肚子,心里明白了个八九不离十。
张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造孽呀!跟我来吧。枝子站起来,跟张老太太回到家。
张老太太把枝子领到家,从锅里舀了一碗玉米碴粥,递给枝子。枝子接过,几口便将粥全部喝下。张老太太说,慢点喝,锅里还有,说着,又给她舀了一碗。枝子猜到张老太太话里的意思,知道自己刚才的吃相肯定难看之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慢慢地喝起来。
看着枝子喝粥,张老太太就开始琢磨,她一个日本女人,肚里又有个孩子,单靠自己肯定不行,要让她活下去的唯一方法,是给她找个男人。她连比划带说,枝子总算听明白了,枝子流了会儿泪,知道只能如此,点头答应。
艾家店不大,原来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人口一般不会太多,有点本事的人早走了。艾家店只有百八十口人,张老太太闭着眼睛都能想出来哪个是光棍,哪个成了家,哪个定了亲。她想起了一个人——李大治。
李大治在婚姻方面,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二十四五了还没娶上媳妇。二十四五岁现在算不了什么,在当时可是绝对的大龄青年,那时,二十岁的男人,后面跟着个娃叫爹,再正常不过。其实李大治人长得不难看,个子也高高大大,娶不上媳妇的原因是家里太穷。
李大治爹妈死得早,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家里穷得叮当响。村里的老人说,当时有个笑话,说一群土匪冲进李大治家抢劫,一进门愣住了——没见过这么穷的人家,炕上连个席子都没有,几个土匪扔了俩银元,以手掩面,哭着走了。有好事者向李大治求证,李大治说妈了巴的这是糟蹋人呢,哪有这事。
李大治和枝子见一面就成了。以李大治的光景,再混十年二十年能不能娶到媳妇都是未知数,加上枝子此前生活很富足,人长得细皮嫩肉,李大治也很满意。枝子就更不能挑挑拣拣,她总不能赖在张家不走。再者,枝子见李大治相貌忠厚,是个实诚人,觉着跟了她靠得住。当晚,俩人也没举行仪式,就住到一个屋里去了。
婚后,俩人过得挺滋润。有了媳妇,李大治越来越能干,几亩薄田种得有模有样,收成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富足。偶尔,枝子也和李大治上山采点木耳蘑菇,晒干后,到集上卖了,贴补家用。
转过年,枝子生了,是个女孩。李大治确实是个好人,从没因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便不好好待她。我见到枝子的女儿时,她已是近四十岁的人,她的儿子与我是小学同学。现在,她仍然在我们村,已经当了奶奶。
再后来,枝子给李大治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我都见过。小时候,我总以为他们两个精神有问题,妈妈说,人家啥问题都没有,日本的(枝子)不会做针线活,做出来的衣服又肥又大,穿起来显得有点邋遢。现在,两个儿子都已当上爷爷了。
枝子和李大治一起生活了二十余年,感情一直不错。枝子很满足,一个战败后流落到这里的日本孕妇,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已经是前生修来的福了。后来,李大治病死,枝子难过了很长时间。在农村,没有男人是很难生活的,尤其是枝子还带了两个半大小子,生活就更是艰难。在乡亲们的介绍下,枝子带着三个孩子改嫁给了一个姓吴的乡亲。由于岁数大了,没有再生育。
八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日本寻找战后遗孤,枝子和日本家人取得了联系,哥哥还活着。枝子回日本一次,她离开日本时,哥哥不到三十岁,再见面,哥哥已经是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两人隔四十几年再见,恍如隔世。
哥哥抱着妹妹,老泪纵横。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妹妹还活在人世。哥哥说,你想要啥,哥给你买。枝子回来时,戴着哥哥给买的耳环、项链,还带回了一台当时并不多见的黑白电视机和一辆自行车。
有趣的是,枝子还不远千里,从日本背回来几把斧子、凿子、锛子和刨子。乡亲们逗她,日本的,你大老远背那些东西干啥,咱这没斧子还是没凿子?枝子一本正经地说,俺大儿是木匠,总用这些东西,日本的斧子砍起木头快,俺儿能省点力。
许多人都好奇,枝子回日本,有没有找原来的爱人。但枝子没说,大家也没好意思问,想想枝子也不会找,那个男人将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抛在异国他乡,只顾一个人逃命,这样的人,还值得找吗?
后来,枝子的哥哥病故,枝子在日本没了近亲,再也没有回去。
八十年代末,枝子病死。死后,孩子们将她与李大治合葬。路过这坟墓的人,还有村里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埋葬的是个战败后留下来的日本女人,人们只知道,这里埋葬的,是三个中国孩子的母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