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儿”牟爱莲

(2008-01-29 07:23:20)
标签:

胡子

抗日女战士

杂谈

分类: 生活走笔
“鲜儿”牟爱莲
八女投江纪念碑
 
“鲜儿”牟爱莲 
八女投江地点,乌斯浑河现在只有百余米宽,但当时有四百米宽
 
东北山村记事六
 
“鲜儿”牟爱莲
文:布衣布舍  图片摘自网络
《扬子晚报》2008.11.18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鲜儿由于生计所迫,先是从山东长途跋涉到黑龙江,进而上山当了土匪,后来,又帮助东北军抗战,成为抗日女战士。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东北并不鲜见。我中学同学王梁的奶奶牟爱莲和她的妹妹就是两个现实版的“鲜儿”。
 
    牟爱莲是辽宁人,家境贫寒。八岁时,便订了娃娃亲,许给村里一家人的男孩当媳妇。后来,她认识了一位女地下党员,接触一些现代思想,对这门亲事很不满意。1928年,为了逃婚,牟爱莲和妹妹随着那位女地下党员奔波两千多里,来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女地下党员返回关内执行任务,为了活下去,牟爱莲姐妹上山当了“胡子”。这是一伙男女混编的土匪队伍,有近两百人,一百几十条枪,规模不亚于《闯关东》中二龙山的队伍。牟爱莲手持双枪,作战时左右手同时射击,枪法很准,在当地颇有名气,但她并不像鲜儿那样是土匪头目。
 
    牟爱莲上山两年后,日军全面侵占东北。为了壮大抗日队伍,东北抗日联军收编了上百支土匪队伍,牟爱莲姐妹所在的土匪队伍被赵尚志收编,跟着赵尚志打鬼子。后来,牟爱莲姐妹被编入妇女团。
 
    牟爱莲跟着队伍,先后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杏树、林口县刁翎、苇河县(今尚志县)楼山镇等地与日伪军打过多次硬仗,击毙日伪军多人。由于作战勇敢,为人机警,牟爱莲还曾被挑选为妇女团领导担任警卫员。
 
    1938年10月的一天,牟爱莲和战友正在林口县东岗子村露营,日伪特务发现篝火,调集一千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牟爱莲姐妹和战友们边战斗边转移。战友冷云等八名同志被日伪军载断,她们主动担负起掩护大部队的任务,吸引了大批敌人,牟爱莲姐妹和主力部队得以安全转移到山里。冷云等八名战友子弹打完,全部投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这就是著名的八女投江的故事。
 
    再后来,抗联的处境越来越恶劣,赵尚志牺牲,队伍被打散了。牟爱莲姐妹和幸存下来的几名战友脱下军服,隐蔽到我们乡附近的村子,当起了农民。找不到队伍,姐妹俩相继嫁了人,牟爱莲嫁给了我中学同学王梁的爷爷。
 
    大约1970年前后,政府寻访抗联老战士。我岳母当时在乡政府工作,陪同武装部门的人多次走访牟爱莲姐妹和她们的战友。后来,政府给这些抗联老战士每年都发一些补助。但牟爱莲的妹妹去世早,没有享受到补助。岳母说,牟爱莲姐妹身材很高,在生产队干活,也都是一把好手。
  
    关于八女投江的事迹,东北抗联的许多老人都知道,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清楚确切的投江地点。专家到我们县考察,牟爱莲和老战友们向他们叙述了战斗经过,根据他们的叙述,并参考其它材料,专家确定了八女投江的具体地点——黑龙江省林口县东岗子村,那条江是牡丹江第二大支流乌斯浑河。专家们在那里找到了弹头、弹壳和弹片。
 
    1975年,牟爱莲老人去世,去世时,子孙满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