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院听课笔记010:马骏:请勿外传的国家安全形势

(2012-03-19 13:26:28)
标签:

鲁院

笔记

马骏

安全

战争

中国战争小说

文化

分类: 生活留言板

鲁院听课笔记010

 

马骏:请勿外传的国家安全形势

 

319日,国防大学马骏大校讲授“国家安全形势”。

这是我第二次听马骏大校讲课,第一次是20109月,在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那一次,马大校讲的是“跟随意识的建立与名将的素质”,这个题目,他在部队讲,跟地方领导干部讲,对民众也讲。

那一次,在广指听完课后,有同学说,马骏是中国著名的“鹰派”。我在心里说,“鹰”派也好、“鸽”派也罢,应该是指那些拥有战争决策权的大人物吧?

今天的授课中,马骏大校又一次提到了西点那句著名的格言,他说,西典将士每天绕着操场跑圈,结束时都要大喊一声:“Who am I?”(我是谁?)

昨天,跟几个80后小朋友聊天,提到了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向何处去?小朋友们若有所思。

因为是终极问题,所以谁都可以问,人可以问,国家可以问,人类也可以问。

也因为是终极问题,所以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只能是他的答案,而不是别人的答案。

课前,领课的老师特别强调,马骏大校的讲座涉及国家机密,不允许录音,也不允许随便整理放到网上。

所以,本篇笔记空缺。

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刘亚洲将军(国防大学政委)的著名军事战略论文《大国策》,http://wenku.baidu.com/view/811089f90242a8956bece43b.html

也可以关注马骏大校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2008majun

及他的新浪微博

 @国防大学马骏教授 http://weibo.com/u/1497703225

 

我把自己关于战争的一些思考写在这里:

一、战争是残酷的;

 

二、战争是反人类和反人性的;

 

三、战争的最终获益与民众无关;

 

四、某些必要的局部战争应该遵循“以极少数人的生命代价换取绝大多数人生存空间”的原则;

 

五、强大的军事力量从本质上讲是威慑式的;

 

六、战争中的人至少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战争的操纵者,他们是领袖,战争造成的伤亡和灾难,对他们来说只是结果,甚至连数字都可以被忽略,这个结果只有两种,成或者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第二个层面是战争的干预者,他们是将军,每一场战役以及每一场战斗的伤亡,对他们来说只是数字,这个数字也只有两种,输或者赢,输了,如果有本钱,接着赌,赢了,也得接着赌,牌终人散,所谓狐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他们;第三个层面是战争的参与者,他们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对他们来说,战争也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生,另一种是死。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杀死敌人,战争把他们变成野兽;第四个层面是卷入者,他们是普通民众,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灾难,如果还有另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的名字叫“更大的灾难”。

 

七、就写作者的“视角”而言,或者说,在写作时,就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将自己“代入”作品而言——1949年以后的中国战争小说和电影,先是“政委”写的,后来是“师长”和“军长”们写的,所以1949年以后的中国战争作品中,能看到的只是“输”和“赢”。美国的战争小说和电影(《从这里到永恒》、《战争启示录》、《野战排》,多数是士兵写的,可以看到生与死,人与野兽。举世瞩目的战争小说和电影(《铁皮鼓》、《辛德勒名单》)是被卷入的民众写的,所以我们看到了灾难和巨大的悲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