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二) (2004)

(2006-07-04 00:05:25)
分类: 专业是老本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六.追寻现代性
 
要达到上述目标,我本人认为两项工作必不可少:首先,深入回顾、反思十九、二十世纪西方的现代主义发展史,在现代主义历经两个世纪所形成的丰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这样能够使我们回溯到现代主义创造力的源泉,在深刻地感受到文化共鸣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我们今天的立足点;第二,成为“现代”还意味着我们建筑师必须摆脱惯常的对于建筑文化的肤浅的风格化的理解,在努力构筑建筑学本体语言的同时,以一种批判和创造性的态度直面当代中国众多迫切的问题,比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与政治经济运作、与生态环境、与大众媒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

带着所有问题、困惑而不是明确的答案,我们工作室于2001年开始了自己的建筑探索(图29-40)。一方面,我们清楚地知道:在作为一个文化范畴的“现代性”与具体创作出的建筑形式之间不存在预设的、一对一的关系。建筑的“现代性” 毋宁说是一个开放的、有待于通过创造性的建筑活动逐渐构筑起来的文化框架;另一方面,我们也逐渐地确信:一种警醒的文化意识──一种针对个人创作与历史进程、文化演变之间关系的警醒意识,确实能赋予我们的建筑实践以一种文化创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图29、30、31.深圳大梅沙集合住宅,朱涛工作室/深圳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1-02。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网络将集合住宅联为结构性整体,使得每户住宅后部深深锚固在山坡上,前部远远出挑向海面──在特定条件下,设计以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构筑起建筑与基地的崭新的关系。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图32、33、34.深圳文锦渡长途汽车客运站,朱涛工作室/深圳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2-03设计,现在施工中。置身凌乱的都市环境中、在狭窄的用地上,该综合体以一种整合的建筑形态组织起复杂的交通流线和多重功能、空间,塑造出一个深含当代性的、纪念碑式的公共空间和“城市巨构”。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图35、36、37、38、39、40.深圳土地交易中心竞标方案,朱涛工作室/深圳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3。地面卷曲而起,成为巨大的悬垂屋面。其上表面为城市广场的延续,下部容纳阶梯状的交易大厅;办公楼凌空架起,呈直纹曲面翘曲状;二者之间是三维迷宫般的中庭空间。

 

九.2004 希望
 
经过几年的摸索、受挫和抗争,2004年夏天设计、现在施工中的一所希望小学即将成为我们工作室第一座建成的作品(图41-46)。这个位于四川穷困乡下的“希望工程”的实现,作为我们建筑实践的“实际”开端再合适不过了──它凝聚了我们对社会、对下一代和对自己的种种希望。如果说一个民族在努力寻求“现代性”,那么不应有人被遗弃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之外,比如那些仍在穷困线上挣扎的孩子。经过十五年的学习、思索到今天,“希望工程”的设计工作使我本人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从前树立的文化理想如今终于可以以一种切实的方式实现了!直面严峻的社会问题,充分发挥本学科特有的智慧和技艺,倾心辅助公众和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众多美好承诺──只有承担起这种文化使命的建筑学才可称之为“快乐的科学”。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图41、42、43.四川中江县通山乡华存希望小学基地及现有教室现状。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图44、45、46.华存希望小学,朱涛工作室设计,上海青山华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捐建,设计:2004年5-7月,现在施工中。结合当地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采用主体砖混结构与钢屋架相结合的混合构筑体系。主体砖混结构厚重地座落在坡地上,成为地景的延伸;以直纹曲面状翘曲的钢结构坡屋面轻盈地漂浮在教室和走廊上空,形成既具传统神韵,又突破传统几何形式的天际线。
 
 
环顾中国的文化现实,我经常在问自己:十五年前那一群在冥冥中呼唤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理想主义之手中,在十五年后的今天,有多少真正企及了理想的高度,又有多少仍在保持着那种呼唤的姿态?不管怎样,纵观历史演变,令人振奋的是永远都会有更年轻的一代在成长,他们无疑将为社会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我看到在“希望小学”开工典礼那天,孩子们高举起他们的手──还是那样的无名的、充满呼唤、抗争和追求进步的手!(图47)

朱涛:快乐的科学-追寻现代性 <wbr>(二) <wbr>(2004)

                图47.新一代高举的手。
 

(本文为2004年6月30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演讲摘要,发表于《设计新潮》杂志,上海,2004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