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庄的无为

(2007-02-27 23:53:19)
分类: 评论

    对于经典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或许也是经典的魅力。在明确和无穷之间,在一个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被各个时期,在不同的环境中阐释。就像一个碗柜,在不同时期分别放上去了石器、瓷碗、铁碗、玻璃碗、塑料碗等等。当然这其中也有误读,误读不只是技术上的,还有偏好上的。卖棺材的唯恐人不死,卖车的唯恐人不富贵,这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关乎他要做的事。建国立业者肯定喜欢法家、刑家,喜欢马克司的思想。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适用性的问题。就像喝水用杯,杀人用刀一样。当然你也可以说杯能杀人,刀能喝水,我不和你犟。
    有人说老庄是消极的思想,我不赞同。只能说老庄是智慧的思想,不能说消极,他们只是反对无用功而已。特别对于无为而治,很多人解释为什么都不做,这是不对的。其实无为而治的意思,据我理解,是顺应自然原理来做事,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反经》讲,在用人上,不必完全满足他想要的东西,你只要不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庄子所说的那种卧炭饮冰的左右为难,对于老子的无为,我给一个成为作家了的小姑娘(春树(她自己要求署名的))举了一个无聊的例子,但说服了她(春树说她只是听晕了而已,并非被说服)。我说假如你在公交车站等八路车,你过几分钟去看一次,急的满头大汗,它也是该来的时候来,丝毫不会因为你的努力做任何改变,你何必不平静的等呢?无论你怎样做,最后的为还是建立在不为的基础上,那样原本应该是清凉的无的空间,被塞进了大量骄躁的有,想一想,人做了多少没必要的事情呢?中国人喜欢算计别人赚了多少,看看别人是否偷懒了,猜猜别人得到的是不是比自己多,即使心里承认人家多付出了,还是心理不舒服。当然还有些人认为人定胜天,干些违背历史规律的事,就像举鼎一样,你认为自己力气大就举着吧,自然有把鼎放下的那一刻。
    其实老庄、儒家、易经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就是在谦虚谨慎的基础上,要求平和淡然,在需要的时候一击致胜。这是最智慧的做法,也就是传说中的四两拨千斤。庄子和孔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庄子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说的,孔子更道貌岸然一些。庄子是从自保的角度上讲的,而孔子说,天下人都应该这样。其实他们没有任何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