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音乐飞

(2011-08-23 13:46:04)
标签:

博文

杂谈

分类: 专栏作家EricXu

让音乐飞
 


    前段时间有部电影叫《让子弹飞》,黑色幽默。让音乐飞,当然简单,就是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里让音乐飞翔。
    现在乘飞机,不论是头等还是经济舱,都有音乐供旅客在旅途中欣赏音乐,于飞机的轰鸣中,享受此刻音乐带来的轻松愉悦,实在是件好事,尤其在白天飞行时,看看机舱外难得在北京或上海看到的喷气式是一望无际的云海,音乐都让这旅行有了某种谐音。
    习惯上仍然喜欢听古典交响乐,在从北京飞往芝加哥的机舱中听到音乐频道有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逐点来一听,当圆号在啟始乐章吹起,如同雾中森村里的辽阔号角,听到熟悉音乐的那一刻,心中为之一震,也许在2万以上的高空和在陆地上听的音乐并没不同,但是音乐给人的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自然有些耐人寻味。一般而言,听音乐讲究音响和环境,在发动机的嗡嗡声中能安静欣赏音乐,实非易事。可是,对商旅人士长途旅行正是可以少受电话、邮件干扰的少有“安静”时刻。如能“静心”欣赏音乐,效果反倒并不会比陆地差,这当然是从主观安静的角度讲。
    多年前在美国工作时,老板的房间里放有一台收音机,常常轻轻播放着电台的名典,那时心中颇有不平,以为老板的日子就是舒服,哪像我等打工仔只能在自己的隔断空间里大气不便出,生怕影响旁人。其实这是一种生活习惯,并非老板奢侈,在任何地方都希望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陪伴。相信今天中外的各类网络公司都不会禁止年轻的创意人员边耳机听音乐边工作,因为那可能会对人的创造欲有帮助。
    在万米高空上听音乐自然是为旅客创造更适意的旅行感受,就像许多五星级的酒店配有收音机或迷你CD播放机,让客人随时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笔者曾有同事出差随身带便携式音响到酒店就架起自己的设备,效果亦不俗。
    高空中欣赏音乐,最大的挑战是发动机带来的噪音。美国航空为头等舱旅客准备BOSE耳机,这套耳机的功能是可以减低外部噪音,并有相对细腻的音响还原效果。笔者在听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时,对琴声的环绕效果和整体乐队的感觉,以为虽然不能和家中的音响效果相比,但也并不差到哪去。人于空中的片刻,仿佛是浮生偷得片刻闲,由飞机弦窗望去,是一望无际的云海,天际怎是用一个辽阔可以形容。此刻,耳畔那逐渐宏大的音乐形象,或晦涩或温暖,可谓声声入耳,曲曲悠扬。贝多芬不拘一格的配器手法展现出的波澜壮阔,德沃夏克那简朴而富于旋律的温暖人心,真应了那句“此曲只有天上有,地上哪得几回闻”。响起了肖邦,响起了瓦格纳,每一个音符似乎都能撞出自己的心灵,天际间人是如此渺小。但音乐的激越澎湃又让人感到世间某种伟大的力量让我们生生不息,在飞机机舱中听的音乐,更有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之感。
    国内航班也提供机内音乐服务,无论国航还是东航,频道上选择不少,古典、流行、轻音乐不一而足。只是对于笔者这样一半时间在旅途的人来说,多几次乘同一航空公司的航班就发现,曲目变化太慢,几次一放上耳机就是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这样的经验次数多了就放弃了在空中享受音乐的想法。谁也架不住没完没了的重复一个音乐,特别是于狭小的飞机机舱内。让音乐飞于湛蓝的空中,空气自然是透明的,可以看得极远,而再远的都是无边无际的,没有层峦叠嶂式是小鸟飞翔,有的是辽阔和无尽的想象空间,此时听音乐可以说是一种音乐的心理治疗。陆游有诗曰:“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机上的洋人空姐,并非品茶专家,如你要茶,她只负责搞清你是要中国茶还是西洋茶,而中国茶则只有茉莉花而已,喝起来有点象在前门大栅栏的茶馆。要了一包香片式大碗茶,有些茶味儿,但谈不上沁人心脾,望着杯中的一抹绿茶,倒是耳机中莫扎特和舒曼音乐,真是一种别样的心绪,空中的噪音也离你远走,静下心来仿佛能听到那天籁之音只为你演奏,感觉甚是奇妙。无怪乎一次陪老板乘商务机出行,一位美国同事未待航机升空多久,就从身上拿出自己的BOSE耳机,让音乐和自己共同飞起来。
    由于机舱内能提供的音乐选择毕竟有限,所以大部分旅客都会带CD机和播放耳机于自己喜爱的音乐中陪伴,自是自在,反倒忘了机上也有音乐播放的服务。人于旅途中,无论是机舱还是酒店房间,都能听到自己喜爱的音乐,那乡愁自然少了许多,而坐在音乐飞的机舱中欣赏音乐,体验自是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