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茶路上的风景

(2014-09-10 13:53:46)
标签:

育儿

茶缸

缸子

手艺人

搪瓷

分类: 西山听茶

喝茶路上的风景

一杯茶中,其实,满眼都是风景。

 

最初的记忆,是父亲那粗大的搪瓷缸子,上面印着一行粗体红字:要想知道葡萄好吃,就要亲口尝一尝。

 

我家屋子右边的小山上,有一根爬满山墙的葡萄藤。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开始结实了。初时是绿色的小疙瘩,又涩又苦,不堪入口。再后来是微微的红色,却是酸得让人张不开嘴。再后来,就是深沉的黑色了。这个时候,踮脚伸臂摘来一小串,散发着淡淡的奶香。拿牙齿叼上一颗。甜甜的琼浆就流进口腔里来了……..

 

喝茶,一如那山墙边的葡萄。也历经了这几个过程。

最初的味道,就在父亲那搪瓷缸子中。

 

父亲是个木匠。在乡间,手艺人比只会种田的农民,地位要稍高一些。因为不知道那天,你就要求到这些手艺人。儿子大了,娶媳妇要求这些木匠帮忙盖一间房子;闺女出嫁,要请这些手艺人帮忙组织嫁妆。老了,还得求手艺人帮忙打一副棺材等等。

 

老家也算茶区,喝茶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一般人家是在家中的锅架子上置一只硕大的茶壶,家庭主妇每天早上烧上一大壶水,冲入茶壶中,然后,撒入一把自己家中炒制的茶叶。壶边置一只饭碗,一家大小,喝茶时就从壶里往外舀。

 

父亲是手艺人,所以,父亲有一只象征地位的专用搪瓷茶缸。

他走到那里,都带着这只缸子,。主人家看到父亲的到来,总是忙不迭地接过茶缸,转身到房间里翻箱倒柜,找出专门待客的“细茶”,为父亲专门沏上一缸。经年累月,搪瓷茶缸早已茶锈累累,看上去黝黑黝黑的。但父亲经常拿此向人炫耀,说什么这叫“茶山”。茶山越厚,喝茶资历也就越丰富。

 

大约四五岁的时候,我经不着好奇的诱惑。趁父亲不在,悄悄抱起那和我脑袋差不多一样大的茶缸,偷偷灌了一口。

 

至今,我还记得,那苦涩的味道,就如那最初的葡萄。难受的滋味挤满口腔,苦涩的味道在口腔里横冲直撞,最后找到了鼻孔作为突破口,扶摇而上,直接顶在脑门心声上。我难受极了,哇地一口吐了出来,还带出一大把眼泪鼻涕。手忙脚乱地把茶缸搁在原地,一直到高中毕业,再没有看过它一眼。

 

高中毕业,等通知书的空档。班主任老师带我和另一个同学去学生家中去家访。

那是夏天,天气异常炎热,走过山路后的我们疲惫不堪。主人端给我们三个白色搪瓷缸子。因为渴了,我接过缸子就喝。主人转身后,同行的同学拿起老师喝过,然后放在一旁的茶缸,揭过盖子,神神秘秘地要让我看。我发现老师的缸底有一撮翠绿的茶叶,煞是好看。而我和同学的缸子里却是没有的。

许是主人知道了我们发现了他的秘密。换水的时候,我和同学的搪瓷缸子中也撒上了那么几根茶叶,我数了一下,我的缸子里是六根,而同学的缸子却只有五根,老师的茶缸里自然和我们不可同时而语,至少,有20多根。

 

茶缸还是原来的茶缸,水还是原来的水。但这水中放了六根茶叶以后,一股淡淡的清香味从水里散发开来,那是春天的味道。喝一口茶汤,也觉得和刚才的白水不同,有一个不同于白水的甜味……..

 

后来,参加了革命(现在叫有了工作),我就购置了一只茶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喝茶历程。

 

最初只是绿茶,湖南是绿茶大省。最初我喝一种叫湘波绿的绿茶,基本上算入门级的,办公室很多同事也喝这个。后来,偶然在单位总工程师办公室,喝到一种叫石门银峰的茶,我发现比我喝的湘波绿要好,于是向他请教。

 

总工程师姓黄,湖南岳阳人。是个资深茶客。见有人请教工作以外的茶艺,马上来了精神,从柜子取出多款绿茶,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北港毛尖,桃源大叶,南岳云雾,资兴狗脑贡,碣滩春毫。最后特别指出,碣滩春毫是我家乡沅陵县产的好茶,这茶不错。让我下次回家跟老家勾兑一下,争取以后每年朝贡一些。

 

从那以后,黄总师外出出差每有新茶,总不忘和我分享。如需跟班,也尽量带上我,就这样,我慢慢走上了茶叶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