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当市场软弱的时候,我们用力是徒劳。
上午市场表现是软弱无力的,弱在哪里?
1、板块涨跌:约四分之三的板块是绿盘的。且,没有一个板块的涨幅超过2%,涨幅超过1%的板块不足10家。
2、涨跌家数:上午1766只个股绿盘,1359只个股红盘。下跌家数占优势。
3、涨跌力度:上午有30只个股涨幅3%以上146只,跌幅3%以上104只,多方略占优势。
4、指数运行:创业板微红,其它指数全绿,创业板也是被五天均线压着走,没有生机。
5、选股情况:从盘中及午盘选股来看,几乎难找到有意义的作战位个股,昨天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6、操作状况:计划中昨天试了几只个股,全亏,今天试了一只还亏。没有赚钱效应。
老乐:不要胡思乱想,哪儿是高点,哪儿是低点,尊重当前基本事实,尽可能压低仓位,两个字:观望,这就是当前的好选择。除非下午盘面发生大的逆转,否则,应对方案不变。现在的机会啊,非要跌得不行了,才在恐慌中给点小机会,很难做,因而更需要的不是战斗的激情,而是等待。
交易失败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定位出错。
当方向出了问题,想想看,失败是不是理所当然?
当市场强的时候去积极参战,但无需预测市场何时转强,更不能根据预测抢跑市场。
把任何一种想法100%执行到位都很难,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段差距,市场强再战,那市场弱或不强不弱的时候就只能袖手旁观吗?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我觉得最大30%的仓位可以轻大盘重个股,但70%的仓位一定要在市场强的时候参战。这样做长期的结果是:容易赚钱的时候总是重仓满仓,而不容易赚钱的时候总是小仓甚至空仓,这样战略上首先就不战而胜了。
战略与战术:
战略定位准确可以弥补战术欠缺,但战术精确却无法弥补战略失误。
想成为赢家的第一步就是战略定位恰当。
战术可以多变,战略却比较恒定。
什么是战略?我认为是对交易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认知。
比方:市场是可预测的。市场是不可预测的。
在这两种认识之间作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取向,认为市场可预测,那当然交易的逻辑就是找到某种方法去预测变化、找高低点、铲底逃顶,干的都是这些神仙活。认为市场不可预测自然就不费神去做这些无用功了,主要精力就会放在当前应对上了,看市场脸色行事,小心应对好当前变化。
战略上肯定是有高下之分的,这会比技术的高下对交易结果的影响更重大。
为什么做事需要有战略高度?因为战略失误是致命的,永远无法弥补的,弄一辈子也不可能弄出结果来,他们只会强调未来会变美,要有信心,其实强调这些本身已说明现在不咋地,甚至现在很痛苦。用很多个失败的现在能换来一个辉煌的未来吗?
在交易中试图低吸高抛、铲底逃顶,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在“弄巧”。弄巧可以成拙。
不铲底、不逃顶、不预测,应对好当前,小心求证、及时修正,这种想法是在“弄拙”,弄拙也可以成巧。
嘲笑事后诸葛者或被市场反复嘲弄,试图走在曲线前面者或被市场抛在身后,慢就是快,在先必在后。
老乐【应对论】没有绝对,只有应对。小心求证,及时修正。
【以上投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