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脉脉温情开“心锁”--《大河之舞》23

(2015-10-21 09:09:00)
分类: 映电传奇

            

         脉脉温情开“心锁”--《大河之舞》23 

厂女工委关心伤病女工

 

●维稳: 要义是个“安”字 

200886下午,映电党委组织召开了信访专项会议。

是时召开这样的会议,从大处说,是北京奥运会期间社会安宁;从小处讲,就是要确保经历“5.12”未久厂内安定。

会议由武保部(稳定办)主任魏广奇主持,总厂领导吴耕、沈太勋、张洪斌,各党支部书记、机关各部门、物资公司、房产公司和汶川川西公司总经办、工程部、财管办负责人悉数参会。

会上,党委书记与各支部、各部门签定了责任书。发电部、机电厂、物业公司在会上发言,分析了本单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党工部主任黄一胜就稳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把稳定摆在当前重要工作位置,切实抓紧抓细抓好,抓出成效;二要管好本单位的人,控制住本单位的局面,确保本单位不出乱子。三要认真开展领导接访、下访和走访活动,发动和组织可依赖的力量参与稳定工作,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地保障企业稳定,共保总厂稳定目标实现。

  工会主席张洪斌要求:做细做实做好遇难职工家属、受伤职工的安抚安置工作;尽快处理过渡安置板房的漏水、浸水缺陷,保证职工、家属的基本入住条件;走访发现还有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相关单位尽心帮扶。

纪委书记沈太勋传达了省公司纪委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书记吴耕在总结时的话话,尤为细腻,特别突出强调了维稳工作中的一个“安”字。

官话的部分省略。针对映电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职工住房问题、遇难职工家属安抚、受伤职工善后问题、恢复生产过程中劳动保护和职工生命安全问题、一些特殊、重点人群的掌控问题等,吴耕特别強调和提醒与会者——

一要明确信访稳定目标,做到五严防:严防跨地区串联、严防集体进京、严防发生恶性政治事件、严防处置不当激化矛盾;四杜绝:杜绝越级上访、杜绝集体上访、杜绝进京赴省上访、杜绝影响总厂形象和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二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支部、各单位要领导到位,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要紧密围绕总厂恢复生产开展信访稳定工作:人资部要做好伤残职工安置、遇难职工家属安抚等政策研究和落实;总务处要做好职工生活的安置,妥善处理板房的缺陷;厂工部做好涉法信访问题和法律纠纷的处理;离退中心要做好离退休同志待遇落实工作,帮扶困难老同志;党工部和武保部要抓好各单位信访稳定工作的督查、督办,完善信访稳定应急机制,抓好宣传引导工作,加强内部保卫。

四要认真排查和梳理本单位不稳定因素,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化解矛盾,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认真开展大接访活动,建立信访联动机制,确保总厂职工队伍的稳定,实现信访稳定目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地震后第一个重阳节,企业领导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繁忙的工作之际仍然关心我们,让我深受感动;这次512地震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太严重了,企业恢复生产任务艰巨,我退休多年,不能再为企业重建出力,但仍然关心企业的恢复重建,因为它是我们映电人为国贡献和赖以生活的基础。我坚信在企业领导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努力下,映电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是一条手机短信,发信人是远在它乡的一位退休老领导。当离退办主任李代明深情地念完这则短信时,会议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笑声,将离退休老领导座谈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座谈会上,厂长胡瑞林简要介绍了“512”地震以来,企业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干部员工顽强拼搏,恢复重建工作正稳步推进的情况。还就企业在安抚、住房恢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忌请老领导们献计献策。

参会的离退休老领导感慨地说:抗震救灾,企业领导反应迅速、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对夺取胜利至关重要;干部员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是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基础。他们对企业抗震救灾、取得业绩、再创新辉煌,很有信心,对企业在遭遇困难仍关心退休职工而信感温暖。

    针对老领导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现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作了解答。

会上,党委书记吴耕围绕企业抗震救灾、安抚、住房恢复、员工队伍稳定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作了介绍。

老领导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座谈至始至终都洋溢着亲切、友好、和谐的气氛。

●行动:为“安抚”员工请专家

“她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遇难了,每当她一给我打电话时就会哭泣。我不知道该如何劝她,我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劝阻她哭泣,让她尽情地哭泣。其次,如果她跟您诉说遇难亲人的事情,您应该静静地听她讲述,不要劝阻。”

——这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么?

——不,这是114的一堂面对面互动式培训,对象是50多名安抚组成员和志愿者,老师是四川省心理学学会、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三位心理咨询专家。

   5.12”给映电总厂造成巨大损失,人员伤亡惨重。灾难发生后,由相关单位60多人组成10个安抚小组,相继展开了工作。工作是一回事,效果欠佳:各小组成员和志愿者,面对被救回来的人员和遇难者亲人、不知怎样抚慰;不知通过哪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鼓励他们并让吧们把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不知如何抚去他们心灵的阴影,帮助他们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们每天面对遇难者亲人的哭泣,他们也在一次次面对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感觉到对他们心理辅导,已刻不容缓。

在四川电力职工医院、成都阳光成长志愿者联盟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心理学学会、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孟冬方、欧阳旭伟、霍磊三名高级心理咨询师,在最短的时间组成援助团并奔赴映电。

当天下午,三名高级心理咨询师结合参培人员反馈的信息,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为大家进行心理调适,并对他们进行了快速的基本心理干预技巧培训。

这只是开始,安抚小组成员和志愿者们,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 

温馨:映电启动EAP

 2011812,映电总厂组织召开员工帮助计划(EAP)项目启动暨推介会。EAP项目合作单位——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顾问、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西超,在会上作了题为《寻找人生智慧,焕发工作激情》的演讲。

所谓EAP,即员工帮助计划或员工关爱计划,是由企业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项目,即为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等心理相关服务;提升员工心理资本(自信、希望、乐观、坚韧),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消除和缓解员工各种来源的心理困扰,最终达到工作绩效和生活品质的优化,同时改善企业的组织氛围与管理效能。

EAP项目由六部分组成,即:心理调查、项目规划、心理健康宣传促进、心理培训和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

映电领导吴耕、文光辉、李其才、张仁福、赵玉忠,中层干部、各单位分工会主席、团青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吴耕指出:从2008年至今我厂连续遭受了三次自然灾害,重建工作中员工工作、生活和心理压力大。缓解员工压力,巩固员工信心,激发员工活力,带领员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危机与挑战,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吴耕希望:精心组织、全员参与、长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进EAP项目,实现员工心理关爱与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通过精神福利助推内部人文光怀;通过咨询式管理助推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通过人本管理助推现代化智能水电厂建设。

我手头就有一本专为映电量身订制的EAP书籍,她图文并茂,名为“幸福密码”。

但愿,拿到这本书的映电人,都能找到一把钥匙。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吴博士为映电女工解“心锁”

初夏时节,省省机关党校副校长吴兆华博士应映电工会邀请,近距离为女工讲授如何做一个快乐成功的职业女性,为女工研读人生、破解心锁

  如何做一个快乐成功的职业女性?如何在生活、工作中达到平衡、获得双赢?是广大职业女性的心愿。

  吴兆华博士两个半小时演讲,没有刻意说教,而是把一个个生动的事例、睿智的见解传授给在场的女职工,并通过互动和沟通,活跃气氛,使报告会场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节日里,领导相约频访问

201214,工会主席张洪斌携工会办、离退办、物业公司领导看望和慰问了生病职工和困难职工。元旦春节期间,根据职工生病住院情况、生活困难情况,工会制定了送温暖计划。生病职工李英发动情的说:感谢总厂、感谢工会对我们的关心,祝福总厂龙年兴旺发达。

110,厂长吴耕带领人力资源部、离退休服务中心、厂长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慰问组,前往离退休基地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干部,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企业的关怀,祝愿他们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希望他们继续关心支持企业的恢复重建工作。

    在离退休老干部辛发、徐长发家,吴耕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询问和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听取他们对企业恢复重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12,党委书记文光辉在修造部支书李德成和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陪同下,一起走进我厂地震孤儿家中,提前为老人和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此时正值寒假,孩子们都放假回到家中。活泼好客的李妍洁小朋友,不断地拿出家香烟和水果,分发给叔叔阿姨们,主动和大家聊天,谈自己的学习、谈自己的理想,并且展示了自己最喜欢的绘画作品,演奏了刚学会不久的乐曲。孩子天真的话语和快乐的神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113,党委书记文光辉带领党委办公室、离退休服务中心、工会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慰问组,到映电花园看望慰问童登信、熊治宇等退休老干部,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企业的关怀,感谢他们对企业恢复重建工作的支持,祝愿他们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在离退休老干部家里,文光辉介绍了企业去年恢复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今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希望老领导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企业的工作,为建设智能电厂多出主意

林曹家富、张治久等困难生病老职工家里,文光辉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亲切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病情的治疗恢复情况,鼓励他们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

    122农历腊月二十九,也是“年三十”。慰问组一早便从都江堰出发,驱车赶往生产一线。所到之处,与大家亲切握手、交谈,送上总厂党政工领导的新年祝福和问候;坚守岗位的人员,对厂领导冒着大雪寒风来看望大家都感到很激动,并对总厂的关心表达声声谢意;慰问场面,温暖而喜庆、真挚而感动。

    两个慰问组分别在映秀湾、渔子溪、耿达电站厂房以及闸首、集控中心听取了当值人员对电站运行情况的介绍,查看了节日期间食堂供给情况,并叮嘱后勤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职工吃好、住好,过一个欢乐的新春佳节。

        当天,慰问组还分别到映秀公墓和耿站公墓祭奠汶川5.12特大地震中罹难的总厂员工。

——物业公司节前慰问生病职工

春节临近,物业公司领导十分牵挂因病休养的职工。110,由公司党、政、工组成的慰问组前往生病职工的身边,向生病职工及家属赠送了慰问品。

    在生病职工的家中,支书徐锋仔细询问病情及治疗情况,嘱咐他们一定按时服药,放松心情,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并表示:有困难向公司领导或分工会提出来,一定尽全力帮助解决。

——汽车队再访罹难职工家属

11718日,汽车队党政工负责人分头前往柳街和成都,再次看望慰问了车队三名“5.12遇难职工家属。

    在柳街镇,当79高龄的王妈妈(王绍明母亲)看到车队领导时,感动得连抹眼泪,握着支书罗朝敏的手连声说:“太谢谢映电领导了,你们这是第四个年头了,还来关心我们,太谢谢了!”

    在王妈妈家中,罗朝敏向她及家人表示了总厂和汽车队员工的关心和问候,得知老人生活和身体都得到后辈照顾,真情祝福她老人家安享晚年,同时表示:全队员工没有忘记她们,如果生活中需要帮助,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 

●乐鸿:懂得把自己“放下”

寻常时,乐鸿给人的印象很阳光。她能歌喜舞,经常写文章,而且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她写的“连接生命之链”真切感人,“行在路上”洋洋洒洒数十篇,亲切耐读。尤为难得的是,她还弘扬国学义务开班宣讲“弟子规”,惹得年轻年长的妈妈们争相传告,生怕给耽误了时辰听课。

在我看来,乐鸿是有故事的人。她之言行举止,抑或缘自一种内在“动力”。因此约见乐鸿时,并没有过多褒奖,而是想与她交朋友,探究一下她真实的“内心秘密”。

1969年出生于安仁的乐鸿,家庭成份不太好,外公竟然是“军阀”。父亲是先当兵,后转业到映电的。对一个农家孩子而言,她18岁能招工进电厂学继电保护,感到很幸运。为增长知识,她1991年考入成都电业职大进修,回厂后遭遇“双向选择”时到了汽车队综合岗,为“司长”们服务。

乐鸿惬意地说:我非常乐意呆在车队,这里都是老少爷们,待我都特别好,我在这个集体里感觉是倍受呵护。

正因为受宠,便有些娇气。地震自救期间,她跑去车队帮忙做饭,才干一周,就感觉累了,烦了。后来李文斌、杜昌荣两师傅主动接手,前后干了半年,人家从不抱怨。此事令她至今仍耿耿于怀,很是惭愧。

她本有个幸福小家,却因非感情缘故而解体了。懊恼之下,她暗下决心以“买断工龄”方式远走高飞,办理手续后厂长已然签字——就只差拿钱走人。不曾想,好心的老队长张脉祝,将此事偷偷告诉她父亲。可怜父亲流着泪,竟然做出个让她至今想起来都害怕的举动:跪下,在孩子面前跪下。

亲情不能割舍,工作不可以撂下。纠结中的乐鸿被跪“醒”了。醒了的乐鸿,抱养了孩子,重组了家庭,快乐地工作生活着,甘心情愿地为员工义务服务。

乐鸿说:我家两代人都是吃的映电饭,什么叫感恩,现在懂了。磨难是福,吃亏也是福,平凡人经历了不平凡,就能真正将自已“放下”。放下什么,一颗浮燥的心。 

●付军:我将悲痛化作“药” 

8.13”过后,在水工部副职摔打的付军,调任新组建的业主项目部常务副主任。从人员搭配、建章立制到规范操作,他从未涉足,感觉煅炼大,收获也不小。问他现在最满意什么,他说是管理,业主项目部管理很规范了。

地震之于付军,是心灵炼狱,妻子亡故是大悲痛。但这个男人性刚,非但不肯倒下,还带头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冲锋陷阵。地震后映站96小时手摇闸门成功排险的15勇士之一,就有付军。泥石流灾害后,“13勇士徒步挺进渔子溪踏勘”6000字长文,是他一夜成稿的自身亲历记。读这样的文字,可感知付军其人性情,虽勇且猛,亦是侠骨柔肠、心若发丝。

出生于射洪农家的付军,1996年成都水电校毕业,先在发电部、咨询公司、水工部,后又返发电部、水工部。这里来,那里去,他始终坚持做人本份,埋头苦干,从无怨尤。

失却亲人,谁心中都会有挥之不去的阴霾。付军心里痛,但他不愿沉沦,便算得上是个明白的聪明人了。逝者已矣,付军说:我把悲痛化作了一剂药——催我奋发问前的“心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